“药香清凉饮出摊咯。”7月26日傍晚时分,伴着环翠区中医医院药房主任阮鹏飞洪亮的吆喝声,挂着环翠区中医医院条幅的“夜市摊”,在孙家疃街道里窑社区活动中心前的小广场上支棱了起来。
与冒着冷气、挂着水珠的冰镇冷饮相比,环翠区中医医院出品的清凉饮,摸起来全是“温乎乎”的,凑近一闻还有股浓浓的中药味。这不禁引起大家的好奇:大热天喝热饮,确定能清凉解暑?
面对疑问,正忙活着支摊的阮鹏飞停了下来,不急不慢地倒了几杯乌梅饮递了过去。“中医讲究‘温能化热’,适当的温热刺激可以帮助身体调整平衡,达到降温解暑的效果。尤其现在正是三伏天,适当饮用温热的代茶饮,对身体还能起到调理作用。”她说。
阮鹏飞的话音刚落,一旁品尝完乌梅饮的居民便接过话茬,“闻起来有股浓浓的中药味,这咋喝起来一点苦涩感也没有?”
“我们根据大多数人的体质与口感喜好,对古方进行了微调。”阮鹏飞说,以健脾益气的紫苏饮为例,将古方中提及的鲜紫苏叶换成了干紫苏叶,便能减轻紫苏苦涩的味道,再配以其他中药,保证了功效、改善了口感。
一段专业性极强的解说,一杯刷新味蕾的中药茶饮,成功为夜市摊“圈粉”。不一会儿,摊位上摆着的10多瓶乌梅饮便被派送一空。“没想到中药茶饮如此好喝,既能解馋消暑,还能调理身体。”看着摊位上的中药饮品,市民董君钊说。
除降暑生津的乌梅饮外,当天,阮鹏飞还将突出药食同源理念的健脾消脂茶、祛暑益气的中药凉粉、温养滋补的药膳等20多款“新中式”中药产品带到了夜市摊上,供居民免费品尝体验。
“带着‘新中式风’的中药产品出摊夜市,其目的就是希望更多人通过这些新品,重新认识中医药,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让中医‘治未病’更好地服务于大众。”阮鹏飞表示,他们还将结合夏日纳凉晚会、义诊进社区等形式,打造流动的“中医夜市摊”,持续推动中医药融入日常,用中医药知识和智慧引导人们健康生活。
今年以来,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我市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引导全市各大中医院积极围绕老百姓所需所盼,探索推出中药棒棒糖、中药药膳包、中药代茶饮等一系列中医药产品,组织开展中医养生夜校、中医药义诊开放日、中医夜市等数十场活动,助力更多中医药“走”出药房,帮助老百姓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的认识和了解,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