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守护“指尖文明”,共享网络文明,共筑“云上精神家园”,需要弘扬主旋律,强化媒体宣传;抓好技术驱动力,增强新技术赋能;规范网络空间,依法加强治理,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空间,净化网络空间生态,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增量。
弘扬主旋律,强化媒体宣传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网络具有不可替代的舆论引导能力,因此强化媒体宣传,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要鼓励和培育富有正能量、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充分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各类优秀文化主题,积极推动健康文化产品的发展,推动优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融,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效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交互传播,增强对网络舆论的掌控与引导,从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创造有利条件,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网络空间。树立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建设,提升广大网民的参与感,通过树榜样选典型,引导网民遵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鼓励广大网民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自觉做到依法上网、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共建网络文明。
抓好技术驱动力,增强新技术赋能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网络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可以实现网信安全,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环境,引导科技向善和算法自律,将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至网络信息溯源、谣言治理、智能内容审核等精细领域,以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规范网络空间,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是网络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依法治网是网络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的重要保障。在法治化背景下管网、办网、上网,有助于网络运行与内容的规范化,既是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亦对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提出要求并提供法治化保障。因而,建设网络文明,亟须将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其中,切实完善网络法律治理体系,使网络文明建设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推动形成“依法治网”的法治化新格局。
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步伐共进,山东正不断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竭力守护城市网络净土,共筑“云端”上的美好家园。(作者:环翠区红十字会 朱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