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节、中秋等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很多解放军官兵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舍小家护卫边疆、顾大家守护万家平安,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但是,在“钢铁长城”的背后,还有军人的父母、妻子、家庭的默默付出,正是TA们守好了“后方阵地”,解放军官兵才能全力奋战在边疆一线,护佑河清海晏,让我们向TA们致敬。
致敬军人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启明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选择,影响孩子的人生道路。陈祥榕烈士的母亲告诉儿子“到了部队,要遵守纪律,要能吃苦”,杜富国父亲告诉儿子“做人要大气,要懂得奉献”,正是得益于父母的谆谆教导,才有陈祥榕烈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的担当。每位解放军官兵的背后都有伟大的父母,父母们以身作则,塑造了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光辉形象,在儿女心中培养起“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的家国情怀。家与营的距离,是团圆的距离,却抵不过中华儿女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从家到连队,承载着每位父母的思念,见证着每个战士的成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们爱子心切,溢于言表,却因心中有大义,承受与儿女分离的痛苦。
致敬军嫂,用柔韧臂膀撑起小家的“一片天”。军人守卫的是国家,军嫂守护的是家庭,军人护卫国家安全,军嫂承担家庭重任。很多军嫂在外边是“铁娘子”“女汉子”,但在军人丈夫面前她们是温柔的春风,是避风的港湾。杜富国妻子在他受伤后,“成为他的眼,带他领略四季的变幻”;陈红军妻子曾说“你守边防我守你”,陈红军用生命守护了边疆,妻子用真情守护家庭。每位军嫂的心都是柔软的,她们的爱既属于军人丈夫,也属于整个国家,“大爱”与“小爱”相互交融,汇聚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她们自立自强、通情达理,用柔韧的臂膀构建起“柴米油盐”的温馨小家,成为小小家庭的“一片天”,成为远方军人丈夫的有力后盾,成为后方最给力的“后援”。军嫂们,是最可敬的人,让我们向她们致敬!
致敬军人家庭,一言一行成为弘扬红色家风的“燃料引擎”。“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的宝贵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正家风是军人的优良传统,开国元帅朱德同志知行合一,树起了“忠诚,厚道,勤奋,努力”的朱氏家风;王海将军战功赫赫,为子女留下了“共产党培养我当飞行员,我没给中国人丢人”的话语,老一辈革命军人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红色家风,将优良家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引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给子女、后辈做好了表率,为社会树立了典范,并以良好的家风引领党风建设,激荡成时代主旋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自觉担负起传承家风的重任,把家风建设作为必修课,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一家不圆万家圆,一家灯火守护万家灯火。让我们向每位军人致敬,向他们的亲属和家庭致敬!(作者:环翠区文旅局 周洁馨 环翠区环卫中心 李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