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这群90后耕出“智慧田”

2024-08-12 编辑: 宋倩

“半小时!我们这边再重新写一套程序。”8月8日上午,众禾智慧(山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晓龙的一通电话,让合作方稳下心来。

眼下,众禾智慧团队人员在研发一种新型水肥机设备,和第三方设备生产方正在沟通对接平台事宜。“设备涉及很多技术问题,包括监测温度、水位、pH值等细节,需要我们写一套针对性的程序来接收对方设备,便于后续远程操控。”赵晓龙说。

专业、高效是众禾智慧的特点。作为一家集智慧农业高端硬件生产、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研发能力于一体的科技型公司,成立于2021年的众禾智慧,展厅内展示着各种农业相关“神器”: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分析仪、土壤墒情监测站、智能闸门系统、智能大棚控制系统、智能气象站……从天上到地下,每件与农业相关的设备都是满满“科技范儿”。

“通过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设备,查看设备监测的各种实时数据,帮助农户更好地监测作物生长。”赵晓龙说,公司产品分为监测类、控制类、识别类,王牌产品是智能虫情测报灯。

据介绍,智能虫情测报灯上方设置的是诱虫灯,利用虫子的趋光性吸引害虫进入内部,通过红外灯将它们杀死后落入到底盘。然后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杀死的虫体拍照,通过软件识别捕捉到的害虫种类。同时,平台会显示出一段时间内虫子的种类趋势,就可以推测出近期这个区域大概可能会有哪类虫害泛滥,从而进行精准防治。目前,该设备系统能精确检测出90多种害虫,主要应用于四川、广东、江苏等南方省份城市以及东北地区。

此外,众禾智慧还有智能气象站、土壤监测设备等。其中,智能气象站主要监测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为远程智能调节室内环境提供数据支撑。前不久,众禾智慧还新研发出一种智能闸门系统,主要用在南方稻田里。“水稻生长一直需要水,但水位太高又可能会出现烂苗情况。我们研制出的闸门系统利用自动化技术做到智能调控水位、精准控制灌溉流量,有效节水并提高灌溉效率。”赵晓龙说。

一家小型科技企业,为何能在细分市场屡次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市场认可?赵晓龙给出这样的答案:“一是坚定智慧农业赛道;二是快速高效的研发;三是年轻团队的拼劲。”

“我们最快一个周就能给客户研发出一种新产品。像新研发的智能闸门系统,从收到客户需求到成功研发、生产出来,团队只用了一个半月左右,就把它打造成一款成型的产品并且投入市场。”赵晓龙说,目前团队有14个人,平均年龄26岁,已取得30多项软著和专利。

在赵晓龙看来,灵活的小规模团队运作模式使企业能够快速实现客户产品定制,这也是众禾智慧领先同行业的关键所在。“客户一有需求,我们就快速开会立项,立马开始针对性研发。从研发到测试再到推向市场,只需非常短的周期。年轻团队更有热情,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使产品推广得更快。”赵晓龙说,今年企业产值预计将达到450万元。

面对智慧化时代带来的行业变局,众禾智慧的发展目标也更加清晰。赵晓龙表示,将继续在智慧农业领域深耕细作,建立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平台,研发出更快捷高效、更节省成本的软硬件产品,使现代农业更“智慧”。(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谢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