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助力乡村振兴 共绘美丽画卷

2024-08-14 编辑: 徐栋波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振兴工程,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谋划。
  产业振兴,需要调整结构、促进转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同时,要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此外,要建立平台、创建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做优现代农业;提升传统产业,做强龙头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强化基础、挖掘潜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人才振兴,需要以求才之心吸纳人才。编制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以政策优势吸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技术的人才队伍。挖掘本土人才,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引导他们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建设,打通人才与产业、技术、资本等链接脉络。以爱才之心留住人才,定期开展培训,按需施教、提升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补助政策,妥善解决人才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健康医疗保障等问题,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没有后顾之忧,大显身手。
  文化振兴,需要培育文明乡风。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厚养淳朴民风,深入挖掘农村地区优秀民俗文化并做好传承发展工作。加强诚信建设,成风化俗,以文化人,让淳朴民风成为乡村社会的主流。
  生态振兴,需要建设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推进农业水利项目建设,加强农村耕地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品质,发展绿色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共建绿色家园。
  组织振兴,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培养选拔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力度,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健全村民议事办事体系,提升乡村法治建设和道德治理水平,促进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作者:荣成市应急管理局 苏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