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山东法制报》聚焦威海高区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千万元建设工程纠纷

2024-08-1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近日,《山东法制报》以《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千万元建设工程纠纷》为题,报道威海高区法院人性化解纠纷的经验,以下为报道全文:


  近日,威海某市政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锦旗来到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田村人民法庭表达谢意,言语中流露出对法官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高度认可。
  这是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案件涉及某市政公司与某建设公司。市政公司起诉建设公司,要求支付超过600万元的工程款,并申请对对方的银行账户进行财产保全。建设公司以欠付材料款为由,也对市政公司提起诉讼,涉及金额达1000余万元,并申请对其资产采取了同样的保全措施。两家公司曾在多个建设项目中有合作,双方财务账款往来复杂,由于工程款项均未清晰结算,最终陷入纠纷,进入诉讼后,尤其是在双方账户中的流动资金被冻结后,双方的日常运营均受到严重影响,关系更加紧张。
  法庭上双方争执激烈,法官迅速意识到,这两家公司常年合作,双方间的经济往来涉及许多未清算账目的工程,如果对每个工程单独诉讼,就会衍生出更多的纠纷,这些纠纷中的法律关系盘根错节,如果这个案件只是“走程序”,不把双方纠缠不清的问题梳理清楚,就不能通过一次诉讼将纠纷彻底了结。而企业一旦长期陷入诉讼,必将严重影响业务运营。为从根本上帮助两家企业解开这个疙瘩,法官综合考虑双方的合作和账目往来情况,确定了一揽子解决双方纠纷的工作思路。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双方诉求,法官带领书记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确保每一项数据都精准无误。在一次次的调查、对账、测量后,形成了一个全面和人性化的纠纷解决方案。
  经过连续几小时的紧张调解,双方在法庭上终于握手言和,工程款项纠纷案结事了,同时也撤销了对彼此的财产保全。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次诉讼,法官不仅厘清了双方以往的经济纠纷,对双方权益进行了保护,更维护了各方企业的商誉,修复了双方濒临破裂的合作关系,重拾了对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涉企纠纷和为贵。威海高区法院积极响应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来源:《山东法制报》)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