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造燃气设施,保障居民用气安全;完善城市园林绿地服务功能;推进实施“增绿扩绿”行动……今年,临港区规划实施区级12项重点民生实事和6项补短板事项,作为重点工程来抓,一批强基础、补短板的民生实事落实落地,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社区居民在体育公园游玩锻炼。王威晨 摄
近日,在临港区草庙子镇蒋家庄村可看到,原来村西侧的山路,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路边是村集体的大棚,山上还有果园。以前,这里是泥土路,下雨后变得坑坑洼洼,村民开车走路很不方便。
这条山路从今年6月份开始施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完工了。“有了水泥路方便多了,我们的农产品运输也不怕颠了。”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翊说。
今年以来,临港区将“持续改造农村公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推进,扎实做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养护修复、安防维护等工作,切实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让农村公路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以前觉得周边小区楼房居多,孩子玩耍的地方特别少。自从建了小公园后,不仅孩子们高兴,我们也多了饭后散步遛弯的好去处。”附近一位居民说。在临港区汪疃镇怡合佳苑小区南侧,宿州路与莱州路交会处的全龄休闲健身公园成了周边群众的“新宠”。每到傍晚和周末,这里总是聚满了前来锻炼的居民。
据了解,该公园从今年4月开工建设,7月份投入使用。在建设过程中,汪疃镇依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精心谋划,结合儿童、成人、老人等全年龄段人群活动特点,增加公园绿化面积,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打造了这处独具创意的全龄休闲健身公园。
临港区还将推进构建多元化公园体系,对群众关心的“建在哪、怎么建”等问题,倾听民意,解决民需,通过打造一个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公园,串联起区域空间与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精准发力补齐民生短板
网格员正利用手机工作平台解决居民需求。刘鹏雪 摄
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同时,临港区还着眼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力加快补短板事项进程。
今年以来,祥和社区持续打造“智慧社区”,将服务“搬”到手机端,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打开祥和社区网格员崔敏的手机工作平台,“安全生产”“下沉一线”“码上服务”等工作模块一目了然,这些服务板块正是根据社区实际,依托临港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开发建设的“数智草庙子”系统搭建的。“我们将信息化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让数据多跑腿,提升办事效率,同时测试运行了祥和社区网格地图,从而更好地掌握社区情况。”崔敏说。
近年来,祥和社区不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除搭建手机工作平台,还着重升级硬件设施。今年社区安装了10处充电桩,实现了视频监控、家庭千兆光纤、5G网络的全覆盖,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祥和社区还将进行信用建设、森林防火等其他系统的联通链接,同时对接“爱山东”App进行审批,做好正式版上线的准备工作。
临港区将持续聚焦新建改造森林防火通道、改造城乡供水设施、推行“互联网 明厨亮灶”等补短板“民生清单”,稳步推进各项目顺利实施,将民生实事办出浓浓“幸福味”。(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