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仲艳楠)记者从9月6日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暑运期间,我市海、陆、空、铁各种运输方式安全畅通、衔接紧密、保障有力,实现了“安全出行、便捷出行、温馨出行”的暑运目标。自7月1日至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期间,全市客运量共1239.1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8.3%。
自去年以来,我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客流量持续增长,今年再创历史新高。暑运期间,学生流、旅游流等客流交织重叠,客运量攀升速度快,高峰时段长、峰值高。7月13日,日客运量首次突破20万人次大关,并持续高位运行。
近年来,营运性客运发生结构性变化,特别是高铁在旅客运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最受旅客欢迎的出行方式。今年暑运期间,我市高铁客运量达556.69万人次,日均近9万人次,占总体客运量的45%。
暑运期间,我市经历多轮强降雨天气,旅客运输安全风险和服务保障压力加大。交通运输各部门严守安全底线,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细化完善安全监管和事故防范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共检查交通运输企业195家,完成驻点巡查29次,检查企业47家,利用省、市动态监管平台抽查“两客一危”车辆1419辆次,对所有问题隐患均按期完成整改,实现闭环处置,切实保障了旅客出行安全。
实现安全、便捷、温馨的暑运目标,得益于我市在暑运期间的各项服务保障。针对客流增加、运输结构变化等特点,交通运输各部门在前期加强对运力需求、客流流向和运力结构的分析研判,组织各运输企业提前落实好运营计划和运力储备。暑运期间,全市共投放道路客运车辆906辆、公交车2194辆、巡游出租车2490辆、网约车7123辆;投入各类客(滚)运输船舶70艘、1.7万客位、542车位、1628箱位;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动态调整班次、增开列车,威海站单日最高发送旅客列车125列(调整及新增14列),直达直辖市、省会城市数量达到17个;机场安全保障航班5251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6万人次。
同时,通过系统优化提升,改善群众出行体验。客运枢纽方面,加快推进威海站、威海北站一体化功能改造提升,完成候车大厅扩建、换乘区域改造、网约车换乘区搬迁等工程,极大改善了旅客候乘体验;公交方面,提前加密至网红打卡地的常规旅游公交线路,开通雨润城—小石岛浪漫打卡线,增投8辆双层旅游观光巴士及6辆“公交云巴”,推出2条“夜游威海”定制专线;机场方面,共有14家航空公司执飞36条客货运航线,通达航点36个,针对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航班调配大机型,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水运方面,全面贯通小石岛—刘公岛—鸡鸣岛—海驴岛航线,共计运行20条海上旅游航线。
今年暑运,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强化科技执法,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搭建信息指挥中心平台,通过60部单兵执法记录仪和15部手持终端,实现“调度指挥、固定证据、归档保存”执法全过程记录;上线“掌上稽查”实时查询小程序,集成全市网约车、出租车车辆信息,执法队员“一键抓拍”便可查看合规情况,进行违规标注;同步安装6台车载“布控球”设备并接入小程序,实时识别行驶中的“黑名单”车辆;探索建立非现场执法试点,将威海站周边监控纳入执法指挥平台,实现重点区域全天候监管。(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