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抓改革促发展 谋突破开新局

2024-09-13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周颖)昨日,中共威海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于8月30日召开。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项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威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会上,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王洪洲介绍,全会审议通过《意见》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文件,共分为10部分、45条,提出需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制度等310多项,对上级部署要求的不折不扣予以落实,对允许地方探索的提出了细化实化措施,并围绕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争当排头兵的目标定位,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相关改革举措进行统筹整合、系统集成。

      “抓好《意见》落实落地、取得实效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王洪洲介绍,需要从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目标定位、严把标准要求、打造地方特色、把好实施节奏、健全激励机制等6方面发力。

      我市是“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会聚焦“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作出一系列部署。“我们将坚决扛牢职责使命、强化担当作为,紧扣‘三个大抓’部署要求,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夯实基层群防群治基础,用好各方力量,健全制度机制,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宋华东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重点将从狠抓基层基础促源头预防、狠抓综合整治促防范化解、狠抓治安防控促社会稳定、狠抓制度规范促责任落实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习文就助力全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介绍我市工作安排。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探索“数实融合”发展新模式;健全投资消费良性循环机制;打造绿色多元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核风光储”新能源体系建设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机制,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深化23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创建,开展零碳城市、园区、社区试点等。

      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方面,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明涛表示,我市将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不断优化提升投资环境,全力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体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支持威海综合保税区打造区域型保税混配中心和集散分拨中心;全力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深化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等。

      今年我市成功获得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承办权。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这项国家主场活动的承办资格,也标志着我市城市建设国际化达到新高度,对于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精致城市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瑞玲介绍,我市将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筑外立面改造、特色街区打造等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探索开展城镇房屋体检等三项制度试点。加快构建以热电联产、余热利用、核电供暖为主的一体化热网布局,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易涝点、自建房等城市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加快构建“人、房、地、钱”相适应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