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曙光初照的清晨,还是红霞满天的傍晚,从城市到农村,从广场到公园,经常可见一群群休闲健身的老人。他们或伴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或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拳,或做着各种自创的健身体操动作……在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中,释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诠释最美“夕阳红”。
今年是威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35周年。35年来,市老体协发挥党委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完善组织建设,引导带动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助推新时代老龄事业和老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威海市老体协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中国老体协授予“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中国老体协“全国老年体育贡献奖”。
加强组织建设
老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22年,我市鲜明提出打造能级优、品质高、活力强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同步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将关爱老年人摆在了重要位置。
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不无缘由——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84万且呈较快上升趋势,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不可忽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关注焦点。
锚定目标,一系列行动接续展开。
各级党委政府把老年体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对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改善、多渠道增加老年人体育经费投入等作出规定;
对老年体育重要工作,或以党委政府“两办”文件提出意见,或由体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有力促进相关工作开展与落实;
全市财政、民政、卫健、老干部局、妇联、文旅、老龄办等部门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在政策、经费、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老年体育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老年体育、发展老年体育的工作合力。
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感慨:“正是因为党委政府如此重视,近年来,市老体协信心百倍,不断做大做强,努力让全市老年人都能找到组织,乐于依靠组织。”
35年来,市老体协机构组织不断扩展,“动脉中枢”和“毛细血管”更加强健。市和各区市及72个镇(街)全部成立了老年体协和老年文体工作站,全市2733个村(居)80%以上配有老年体育工作组织。
在环翠区孙家疃街道育海社区,市老年体协太极拳专委会精武团队创始人李廷海,带领团队成员扎根社区十几年如一日进行公益授课。自从社区活动基地创建以来,团队培训时间超过5000学时。
这样的骨干队伍还在不断壮大。目前,市老体协15个专委会拥有教练员、指导员、辅导员等业务骨干3000多人,工作触角延伸到市和区市、镇(街)、村(居)等社会的四面八方。
“这几年,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在重点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同时,广泛开展了柔力球、健身球、门球、台球、健身操、健身舞等活动。”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说。
内容的趣味化和形式的多样化,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公园、广场以及各类运动场所,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据统计,全市经常性参与体育健身的老年人占到全市老年人总数的29%,老年健身日趋活跃,老年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抓住关键环节
引领老年体育健身新热潮
晨光初照,市人民广场上,常常能看到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身着宽松的太极服,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缓缓地打着太极拳。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因其深厚的养生哲学和显著的健身效果,成为中老年人健康养生的理想选择。找准老年人的心愿,让老人们满意,就抓住了老年体育运动工作的龙头。“老年体育运动应排除竞技思维,把重点放在快乐和健康上,太极拳就是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说。
为此,2016年,我市把普及太极拳作为带动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全力以赴抓培训、建基地、扩队伍、搞展演,推动太极拳走进千村万户。
今年6月,市老体协在临港区举办了26式陈式太极拳规定套路教练员培训班,全市70余名太极拳教练员和骨干齐聚一堂“练内功”,提升素质强本领。
定期开设培训班,是我市普及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关键一环。我市坚持集中培训和常态化指导相结合,一手抓骨干培训,为镇(街)培训太极拳教练员,一手抓基层辅导,组织大批太极拳教练员、指导员、辅导员深入村(居)现场指导,以抓重点带一般、先城后乡、先易后难、“滚雪球”的方式,让“普太”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我市坚持每年组织一次2000人左右的太极拳大展演,各区市分别举行1000人左右的展演活动,加之镇(街)级展演,参与人数近8万人,形成了浓厚的太极健身氛围。
今年,全省40年来最大规模的老年体育单项赛事活动——2024年山东省老年太极拳之乡交流活动在我市拉开帷幕,来自全省61支代表队729名选手以拳会友,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太极文化盛会。
“普太”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培训太极拳骨干近3万人,村(居)太极拳普及率达到90%以上,所辖4区市均被授予第一批“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称号,全市72个镇街均获省“老年太极拳之乡”称号,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市区“一片红”的城市。
龙头带动,我市老年体育工作也迎来了新高潮。“我们以“普太”“创乡”为契机,在推动太极走进千村万户的同时,努力使之成为夯实老年体育活动基础的过程,成为推动构建和完善大老体工作格局的过程,成为发展壮大老年体育业务骨干队伍的过程。”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说。
“普太”工作8年间,全市基层老体协组织(团队)增加了近1700个,老年体育业务骨干人员由2470人增加到10990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增加到2760个,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中老年人增加了近17万人,达到25万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体育健身行列。
培育特色项目
助推老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8日,2024年山东省“全民健身日”老年人健身展示活动(威海分会场)在悦海公园灯塔广场举行。太极拳、舒筋拉力操、无极球、柔力球等不同项目的展演方队依次登场,大家个个精神饱满,全情投入,展现出了中老年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近年来,市老体协积极顺应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在加强健身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一方面持续推广普及太极拳等传统优势项目,另一方面也积极培育舒筋拉力操、持杖健走等具有威海特色的新兴项目。
“这两个项目是由我市最早编创和兴起的两个老年体育运动创新项目,他们的器材生产厂家均在威海,这为会企双方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提供了契机。”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表示。
抢抓机遇,我市积极争取省老体协支持,以威海为主体成立省老体协舒筋拉力操专委会,创造性开展工作,组织编撰规定套路及裁判规则,开展多种形式的赛训交流活动。
2023年,舒筋拉力操健身项目正式提升为全省重点推广的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在同年举办的九九重阳节全国老年人广场舞大赛中,威海代表团舒筋拉力操节目表演获得全国最佳创编奖、最佳编排奖和最佳创新奖等诸多荣誉,并走出国门,在日本世界康养大赛的国际舞台上,秀出了独属于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采。
为推广持杖健走这一新兴项目,我市举办了2021年“我要走”全国徒步联动日威海站(全国主会场)活动,并接连邀请全国老年人持杖健走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和中国老体协健步走专委会技术骨干团队工作会议花落威海。
以会为媒,我市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和组队培训工作,推动持杖健走运动走近大众、开枝散叶,目前已成立较为规范的持杖健走团队50多个,参与习练者4500多人。
眼下,我市已实现太极拳、舒筋拉力操和持杖健走项目三项联动,各区市也立足实际,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其中,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分别荣获“全国健身球之乡”“全国门球之乡”“全国柔力球之乡”“全国大秧歌之乡”称号。每年在重要节点,各地不约而同举办大型展演,不断提升其规模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老年朋友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健康起来。
让老年人“快乐健身,幸福长寿”,在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中有自尊地养老,是市老体协自成立以来的不懈追求。作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生力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市老体协将继续牢固树立“普太”和“创乡”两项标杆,擦亮“舒筋拉力操”等特色本土项目品牌,积极组织威海老年人科学合理地选择一项活动、加入一个团体、享受一种快乐、收获一份健康,为他们的幸福晚年撑起一片绿荫,为开创我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战略新局面贡献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文 图片来源于市老体协)

今年是威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35周年。35年来,市老体协发挥党委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完善组织建设,引导带动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助推新时代老龄事业和老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威海市老体协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中国老体协授予“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中国老体协“全国老年体育贡献奖”。
加强组织建设
老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22年,我市鲜明提出打造能级优、品质高、活力强的老年友好型城市,同步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将关爱老年人摆在了重要位置。
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不无缘由——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84万且呈较快上升趋势,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不可忽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关注焦点。
锚定目标,一系列行动接续展开。
各级党委政府把老年体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对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改善、多渠道增加老年人体育经费投入等作出规定;
对老年体育重要工作,或以党委政府“两办”文件提出意见,或由体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有力促进相关工作开展与落实;
全市财政、民政、卫健、老干部局、妇联、文旅、老龄办等部门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在政策、经费、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老年体育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老年体育、发展老年体育的工作合力。
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感慨:“正是因为党委政府如此重视,近年来,市老体协信心百倍,不断做大做强,努力让全市老年人都能找到组织,乐于依靠组织。”
35年来,市老体协机构组织不断扩展,“动脉中枢”和“毛细血管”更加强健。市和各区市及72个镇(街)全部成立了老年体协和老年文体工作站,全市2733个村(居)80%以上配有老年体育工作组织。
在环翠区孙家疃街道育海社区,市老年体协太极拳专委会精武团队创始人李廷海,带领团队成员扎根社区十几年如一日进行公益授课。自从社区活动基地创建以来,团队培训时间超过5000学时。
这样的骨干队伍还在不断壮大。目前,市老体协15个专委会拥有教练员、指导员、辅导员等业务骨干3000多人,工作触角延伸到市和区市、镇(街)、村(居)等社会的四面八方。
“这几年,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在重点普及推广太极拳运动的同时,广泛开展了柔力球、健身球、门球、台球、健身操、健身舞等活动。”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说。
内容的趣味化和形式的多样化,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公园、广场以及各类运动场所,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据统计,全市经常性参与体育健身的老年人占到全市老年人总数的29%,老年健身日趋活跃,老年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抓住关键环节
引领老年体育健身新热潮
晨光初照,市人民广场上,常常能看到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身着宽松的太极服,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缓缓地打着太极拳。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因其深厚的养生哲学和显著的健身效果,成为中老年人健康养生的理想选择。找准老年人的心愿,让老人们满意,就抓住了老年体育运动工作的龙头。“老年体育运动应排除竞技思维,把重点放在快乐和健康上,太极拳就是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说。

为此,2016年,我市把普及太极拳作为带动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全力以赴抓培训、建基地、扩队伍、搞展演,推动太极拳走进千村万户。
今年6月,市老体协在临港区举办了26式陈式太极拳规定套路教练员培训班,全市70余名太极拳教练员和骨干齐聚一堂“练内功”,提升素质强本领。
定期开设培训班,是我市普及老年人太极拳活动的关键一环。我市坚持集中培训和常态化指导相结合,一手抓骨干培训,为镇(街)培训太极拳教练员,一手抓基层辅导,组织大批太极拳教练员、指导员、辅导员深入村(居)现场指导,以抓重点带一般、先城后乡、先易后难、“滚雪球”的方式,让“普太”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我市坚持每年组织一次2000人左右的太极拳大展演,各区市分别举行1000人左右的展演活动,加之镇(街)级展演,参与人数近8万人,形成了浓厚的太极健身氛围。
今年,全省40年来最大规模的老年体育单项赛事活动——2024年山东省老年太极拳之乡交流活动在我市拉开帷幕,来自全省61支代表队729名选手以拳会友,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太极文化盛会。
“普太”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培训太极拳骨干近3万人,村(居)太极拳普及率达到90%以上,所辖4区市均被授予第一批“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称号,全市72个镇街均获省“老年太极拳之乡”称号,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市区“一片红”的城市。
龙头带动,我市老年体育工作也迎来了新高潮。“我们以“普太”“创乡”为契机,在推动太极走进千村万户的同时,努力使之成为夯实老年体育活动基础的过程,成为推动构建和完善大老体工作格局的过程,成为发展壮大老年体育业务骨干队伍的过程。”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说。
“普太”工作8年间,全市基层老体协组织(团队)增加了近1700个,老年体育业务骨干人员由2470人增加到10990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增加到2760个,经常性参与体育活动的中老年人增加了近17万人,达到25万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体育健身行列。
培育特色项目
助推老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8日,2024年山东省“全民健身日”老年人健身展示活动(威海分会场)在悦海公园灯塔广场举行。太极拳、舒筋拉力操、无极球、柔力球等不同项目的展演方队依次登场,大家个个精神饱满,全情投入,展现出了中老年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近年来,市老体协积极顺应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在加强健身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一方面持续推广普及太极拳等传统优势项目,另一方面也积极培育舒筋拉力操、持杖健走等具有威海特色的新兴项目。

“这两个项目是由我市最早编创和兴起的两个老年体育运动创新项目,他们的器材生产厂家均在威海,这为会企双方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提供了契机。”市老体协主要负责人表示。
抢抓机遇,我市积极争取省老体协支持,以威海为主体成立省老体协舒筋拉力操专委会,创造性开展工作,组织编撰规定套路及裁判规则,开展多种形式的赛训交流活动。
2023年,舒筋拉力操健身项目正式提升为全省重点推广的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在同年举办的九九重阳节全国老年人广场舞大赛中,威海代表团舒筋拉力操节目表演获得全国最佳创编奖、最佳编排奖和最佳创新奖等诸多荣誉,并走出国门,在日本世界康养大赛的国际舞台上,秀出了独属于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采。
为推广持杖健走这一新兴项目,我市举办了2021年“我要走”全国徒步联动日威海站(全国主会场)活动,并接连邀请全国老年人持杖健走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和中国老体协健步走专委会技术骨干团队工作会议花落威海。
以会为媒,我市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和组队培训工作,推动持杖健走运动走近大众、开枝散叶,目前已成立较为规范的持杖健走团队50多个,参与习练者4500多人。
眼下,我市已实现太极拳、舒筋拉力操和持杖健走项目三项联动,各区市也立足实际,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其中,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分别荣获“全国健身球之乡”“全国门球之乡”“全国柔力球之乡”“全国大秧歌之乡”称号。每年在重要节点,各地不约而同举办大型展演,不断提升其规模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老年朋友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健康起来。
让老年人“快乐健身,幸福长寿”,在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中有自尊地养老,是市老体协自成立以来的不懈追求。作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生力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市老体协将继续牢固树立“普太”和“创乡”两项标杆,擦亮“舒筋拉力操”等特色本土项目品牌,积极组织威海老年人科学合理地选择一项活动、加入一个团体、享受一种快乐、收获一份健康,为他们的幸福晚年撑起一片绿荫,为开创我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战略新局面贡献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文 图片来源于市老体协)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毕玲瑜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