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农民拓宽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何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律,以“土特产”带动农民致富,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承载着千千万万齐鲁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土”字为基础,深挖本地潜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从章丘大葱到栖霞苹果,从潍县萝卜到文登西洋参,都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各县区要用足用好优势乡村资源,不断整合区域内优质产品资源,推动特色产品提质升级,形成优质的“土特产”品牌。同时,要做到“心中有计划,行动有方向”,从“人员、土地、资金”等各方面进行梳理,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手段,推动“土特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特”字为灵魂,培育竞争优势。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做到“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深挖土特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赋予其稀缺性和独特性,可以更好提高产品附加值。许多土特产种类、品质趋向同质化,就是因为没有在“特”字上发力。各地要摆脱同质化困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产品研发、营销等各环节进行多维度升级,持续开展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土特产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以“产”字为载体,推动发展振兴。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让农民成为产业振兴的真正受益人,延长产业链是打开制约第一产业发展一系列掣肘的“钥匙”。以乡村“土特产”为抓手,把各产业链环节有机结合,借助关联产业带动乡村“土特产”发展,通过“‘土特产’ ”的方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增强“土特产”含金量。
“土特产”三个字各有侧重,“土”是基础,“特”是灵魂,“产”就是载体。在“土”字上立根本,在“特”字上谋突破,在“产”字上下功夫,不断向“精”而行的乡村土特产必将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彩,绘就产业兴旺、村富民强的动人画卷。(作者:文登区委宣传部 曲林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