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移风易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必行之举。通过改变不良习俗、倡导文明新风,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移风易俗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通过改变旧有的不良风俗习惯,可以更好地弘扬文明健康的时代新风。
个人层面,很多旧有的风俗习惯往往伴随着高昂的经济成本,比如过度的婚丧嫁娶花费、铺张浪费等,这些不仅加重了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倡导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移风易俗强调的孝老爱亲、喜事新办、文明治丧等新风尚,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凝聚力。
社会层面,各地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如运用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等多种手段。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乡村社会风气、提升农民素质等方式,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推动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层面,移风易俗工作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倡导文明行为、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和价值导向,而且移风易俗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等不良风气。与此同时,通过崇尚科学、勤劳致富等理念的传播,可以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合理地移除或改造那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风俗习惯,还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新时代提倡移风易俗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每个个体必须共同努力,既要保持文化的传承,又要勇于创新,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作者: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王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