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10-16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沈道远)持续做大做强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加快推进3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10月15日,市新闻办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情况。

      据悉,我市在构建高水平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做大做强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说,我市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创新规范交易主体行为“三张清单”制度,建立交易与监管“全口径”制度体系,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时限压缩10个工作日,办事效率提升20%,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实施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持续做大做强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争取2个集群入选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新获批2个省特色产业集群。1至8月份,七个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达到1082.1亿元。开展“百亿企业”、冲击新目标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新增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省“头雁”企业、12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截至8月底,896个重点项目开工853个,完成投资739.1亿元,投资完成率69.9%。

      加快推进3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预计年内投运,荣成京能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截至8月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23.9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规模的63.1%,高于全省16.8个百分点。

      此外,依托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3个国家级试点,我市统筹推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

      不断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近年来,我市不断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习文说,我市深入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壁垒化解机制,定期开展排查清理,确保“全国一张清单”模式全面落地。

      同时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引导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激发守信意愿,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优化更新“威海市惠企政策集成卡”,重点标识“免申即享”政策,编制政策“辅导书”,打造“政策发布+政策宣讲+问题反馈”一体化平台,打通政策惠企痛点堵点。健全民营企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吸引更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我们不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大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赵建波说。

      我市积极推动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考核评价内容,增强监督规范的有效性;积极强化竞争执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各类经营主体敢干、敢闯、敢投。

      数实融合和跨境贸易便利化亮点多

      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另一大亮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荣科说,我市启动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连续2年获评省级“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为全省唯一地级市。

      我市累计建成5G基站8083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到100%,成功创建国家“千兆城市”;累计认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214个,打造19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至8月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实现营收440多亿元。

      “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威海海关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开展了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威海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王顺介绍。

      王顺举例说,威海海关推进“智慧旅检”建设,试点“智慧电讯检疫”,出入境旅客和交通工具通关更便捷;打造中韩整车运输智慧监管场景链,实现中韩整车运输“无感通关”;巩固“青威一港通”模式,复制推广云港通“智慧查验”,助力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通关速度居青岛关区口岸前列;创新威海口岸“海陆空铁邮”跨境运输全模式监管机制,打造对韩最佳物流通道等。(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