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6元

2024-10-16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仲艳楠)记者从昨日市新闻办举行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持续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高水平市场体系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一批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立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引导经营主体使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在40个部门50个领域中推广应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创新规范交易主体行为“三张清单”制度,建立交易与监管“全口径”制度体系,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时限压缩10个工作日,办事效率提升20%,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深化改革。今年以来,我市实施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持续做大做强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争取两个集群入选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新获批两个省特色产业集群,1—8月份,七个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达到1082.1亿元;开展“百亿企业”、冲击新目标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新增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省“头雁”企业、12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服务业补短提质,建立服务业运行推进机制,抓紧抓实47个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8名省服务业专业人才、17家省总部企业、14家省“两业”融合试点和7个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载体建设。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紧盯开工率、投资完成率,靠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至8月底,896个重点项目开工853个,完成投资739.1亿元,投资完成率69.9%。深入落实“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聚焦政策性资金支持领域,加大项目储备和资金争取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到位各类资金131.5亿元。

      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中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当前,我市加快推进3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预计年内投运,荣成京能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截至8月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23.9万千瓦。

      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持续深化改革。今年以来,我市依托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3个国家级试点,统筹推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入选国家实践案例,推动青年友好城市从试点建设向常态建设升级,建立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库,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新增长点。大力推广实施以工代赈,实现项目数量稳定、质量提升,充分保障以工代赈项目用工和群众就近务工。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736元,位居全省第五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10元,位居全省第二位。(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