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10月25日,在文登区葛家镇山北头村的果树种植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收、搬运、销售,供应各地市场,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原来这37亩地里种的是富士苹果,采用‘切腹嫁接’新品种改造、郁闭园改造后,亩产能增加1000公斤。”文登区葛家镇苹果种植户宫照月开心地说。
苹果产业是我市特色产业之一,但部分低质低效老旧果园影响了果农的增产增收。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运用各项措施积极推进老旧果园改造,促进果业提质增效。
为帮助果农种出高品质苹果,2020年10月,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威海市现代农业技术顾问团,为威海果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方向把控。专家团查看老旧果园后,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市农业农村局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并根据专家意见对我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产业规划和重点技术指导。同时,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还搭建了6个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先后攻克40余项果业关键技术,为现代果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创新引擎和合作载体。
大户带头示范,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种植大户纷纷开始尝试更换明月、瑞雪、瑞香红等品种。
从2021年到现在,我市老旧果园已改造完成30%左右。目前,我市苹果园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2023年威海市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苹果领域唯一的“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示范基地”称号。此外,我市还制定了41项省市地方标准及省团体标准,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苹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打造高标准示范园,为苹果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规范引领和实践路径。(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