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常会会)昨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和《2023年威海市海洋灾害公报》。去年,全市海洋生态基础状况良好,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14.9℃,较2022年高1.1℃。
《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主要包含海洋生态基本格局、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海洋生态灾害与风险和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四大部分;《2023年威海市海洋灾害公报》则包含近岸海域水文状况、风暴潮过程情况、海浪过程情况、海冰情况、海平面变化和海洋防灾管理六部分。
《2023年威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显示,我市去年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海水pH值、盐度等各项监测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总体稳定。
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方面,威海近岸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丰富,海草床、海湾、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和结构特征稳定,水体环境和沉积环境良好。
在海洋生态灾害与风险方面,2023年,我市近岸海域未发生灾害级别赤潮,但局部海域赤潮灾害风险仍然存在。黄海浒苔绿潮连续第17年影响我市南部海域,但持续时间仅为20天。同时,经过多年持续治理,我市互花米草存量面积大幅减少,快速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在海洋生态保护行动方面,我市立体化实施海洋生态预警体系建设,构建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为基础的监测业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2023年,近4000平方米的海洋生态预警综合实验楼正式启用,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网。同时,常态化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累计修复海岸线20余公里。
《2023年威海市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去年,我市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14.9℃,较2022年高1.1℃,风暴潮和海浪过程情况得到有效监测和预警。近五年,我市海冰整体呈现覆盖范围小、冰层薄、冰期短的特点。在海平面变化方面,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去年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100毫米。
此外,我市还立体化布局全市海洋观测网络,实现多源异构海洋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同时,常态化海洋观测设施运维管理,全面保障观测数据稳定获取。多样化海洋预报产品制作发布,聚焦海洋渔业、旅游观光等重点涉海行业,为涉海行业和公众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