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经区:亿元项目撑起产业转型“四梁八柱”

2024-11-05 编辑: 宋倩
  前三季度,“招商引资一批”累计招引过亿元项目11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1个,过十亿元项目3个;新签约已开工项目7个,均为制造业项目;工业经济连续3年逆势增长,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一系列亮眼数字,彰显着今年经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聚力“骨干膨胀”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威海海马地毯集团不断加大设计研发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投入,投资9.2亿元整合厂区土地资源,实施“零增地”智能化改造项目,扩建厂房2.5万平方米,投资5亿多元迭代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低耗能、高环保的先进地毯制造设备30多台套,研发并投产高性能纤维丝和环保PE方块地毯两大产业链补短板产品。同时,建设智能立体仓库3个,为原料和产品的智能仓储和市场服务打下坚实基础,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今年,我们对内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全员、全流程节能挖潜、降本增效;对外加大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国外地面材料展会,提升海马地毯品牌影响力。”海马地毯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招商局工业集团旗下造修船基地,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定位于高端客滚船领域,瞄准出口欧洲和北美的国际高端和前沿产品,通过高端客滚船研发和建造,创建了“招商威海金陵”高端客滚船品牌。自2019年以来,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累计交付高端客滚船12艘,成功打开欧美高端客滚船市场,确立了企业在全球高端客滚船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为产品结构升级和进军中小型豪华邮轮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招商局工业集团造船业务手持订单23艘,合同价格约165亿元,生产任务排至2029年。其中,高端客滚船订单稳居全球细分市场首位,全球客滚船(总吨20000以上)订单22艘,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手持订单9艘,占比39%。今年,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交付船舶和小型海工平台10艘,完成船舶修改装100艘。
  前三季度,经区聚焦聚力“骨干膨胀”,持续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骨干膨胀一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累计新增产值17亿元,其中,26个规上工业企业合计完成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8%,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个百分点。
 
  精准招商引资
  做好“增量崛起”文章
 
  近几年,经区持续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突破”专项行动,成立招商推进专班,精准实施招商攻坚突破。
  经区谋划建设了4.5平方公里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园,将处理企业破产重整、产权矛盾纠纷与盘活利用低效资源有效结合,成功收回三进船业、新泰源等优质岸线及周边土地资源,成为后续优质项目引进的重要竞争优势。同步建设了广安智造、深海高端装备、盛德环保设备等3个72万平方米的配套园区和可容纳5500余人的青年中心,加快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
  为丰富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加速形成产业集聚地,经区主动邀请芜湖团队6个月内来威洽谈8次,通过10余轮谈判,促成总投资20亿元的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落户。该项目落地后,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创造了经区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在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超级工厂”内,机械轰鸣生产忙。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万玉/摄
 
  威海芜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舶制造、船舶设计、船舶修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研发、海上风电装备等产品制造,建有国内领先的智能切割下料车间和智能部件装焊车间,拥有7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其中,智能切割下料是国内船舶行业首次实现自动下料分拣生产线。目前,手持订单15艘,订单排到2027年。今年前9个月,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完成产值3.54亿元,预计全年产值突破10亿元,2025年产值超过30亿元。
  同时,经区抢抓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机遇,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6个月内互访22次,对岸线码头、资源配置、土地价格等各方面进行精准推介,最终招引落地的山东电工电气海底电缆项目成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2021年重组后首个重大投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0亿元,不仅丰富了经区新能源产业业态,更夯实了半岛北N1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实施基础。
  经区将加力提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两个一批”持续打造工业经济“主引擎”。未来3至5年,经区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有望突破1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望突破50亿元,全区工业经济有望突破600亿元,争创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慧 通讯员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