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曲黎悦)11月5日,市新闻办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医疗保障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情况。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梳理形成24项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持续探索便民医保、智慧医保、高效医保服务措施,构建涵盖“一件事集成办”“免申即享”“网办掌办”“电话即办”等多渠道、多方式的高效服务模式,推动医保服务再优化再提速。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李凯介绍,今年以来,市医保局积极协同法院、卫健、人社、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打破数据壁垒、整合业务流程,共同推进落实新生儿出生、职工退休、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破产企业信息核查、社会保障卡和医保码就医购药等6个“一件事集成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其中,通过“退休一件事”联办的退休待遇审批业务已累计850余件。
“免申即享”是我市医保领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市医保局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辅助,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和参保企业,参保人无需主动提出申请,就能直接享受或在确认申请意愿后享受相关政策。目前,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医疗救助对象资助参保、职工在职转退休医保待遇、产前检查费和生育津贴支付、恶性肿瘤放化疗和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门诊慢特病、门诊慢特病跨省费用直接结算病种扩围等6个事项实现“免申即享”,实现了“人向医保要待遇”向“医保按待遇找人”的转变,为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带来了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精准化的医保服务体验。
市医保中心业务受理科科长孙樱樱表示,为推动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设,除积极实现生育津贴支付的“免申即享”外,我市还不断扩大保障人群,将11项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同步整合规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明确项目价格和待遇政策。截至目前,治疗性辅助生殖共结算1490人次,基本医保基金支付312.92万元。
在“网办掌办”方面,市医保局在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群众身边的医保工作站点的基础上,加强威海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医保一键通”和“威海医保”信息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医保经办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服务。目前,已在原有掌办网办事项基础上,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医保相关信息查询、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申请、门诊统筹药店互联网问诊购药报销4个事项纳入网办掌办服务范围。其中,自今年9月份集中缴费期开始以来,已有1.09余万人使用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服务。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市医保局对全市医保咨询电话进行归口统一管理,打造“5190857”全市一体化咨询服务平台,推出“电话办”服务新模式。申请人只需拨打医保咨询电话,告知需要办理的审批事项名称,提供申报主体基本信息,专业的话务员团队将根据申请人需求,完成业务信息记录,实现医保业务“一键拨打、即时办理”。目前,参保人参保信息查询、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圈存等5项医保服务已实现“电话即办”。今年以来,通过电话共为3000余名参保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