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市扎实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政策落实落地

2024-11-19 编辑: 徐栋波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李文思)11月18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我市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政策落地推进情况。

  副市长刘奎忠介绍,推行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改革,是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深化医保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自国家、省全面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实现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降价、扩量、提质”,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有效增进民生福祉。

  在“降价”方面,目前国家、省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超70%。以治疗糖尿病的拜唐苹为例,集采前每盒60元,集采后中选价为每盒7.5元,下降88%,可为患者每年节省4000元。再比如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幅84%,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价格从每套近4万元降至5600元,下降86%。

  在“扩量”方面,我市已落地国家集采药品9个批次、省级集采(包括跨省联盟采购)药品6个批次,共涉及包含常见病用药及重特大疾病用药的736种药品,药品类型从西药到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已落地国家集采耗材4个批次,省级集采(包括跨省联盟采购)耗材11个批次,共涉及30大类。

  在“提质”方面,患者选用高质量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比例,由集采前50%提高到90%。比如,胰岛素集采后,二代与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比例从4:6调整到3:7;心脏手术中优质的铬合金支架使用率由60%提高到95%。

  全面深化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同时,对医保、医疗、医药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集采降价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为提高医保待遇水平腾出了更多空间,节省的医保基金还可用于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医疗保障服务,进一步提高参保群众的待遇水平。”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苑顺介绍。

  为推动集采中选结果落实落地,我市还健全了结余留用、直接结算、供应保障等配套措施,切实保障群众及时享受到集采成效。为方便群众购买集采药品,我市于2023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目前已有320多家零售药店、700多家村卫生室、5家民营医院参与销售集采药品。为方便查询,我市还上线“集采导航图”,群众可以享受更加便捷的购药服务。

  针对其他非集采药品在定点零售药店存在“同药同城不同价”的焦点问题,发布会也作出说明。“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除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其他药品由各药店根据市场情况自主调节。”苑顺介绍,为方便群众购药“价比三家”,我市于今年5月份上线“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查询”微信小程序,通过手机可以查询到各个药店的药品价格,进行实时比对,方便群众找到性价比更高的购药渠道,也能促使药店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进一步推动药品价格合理化。(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