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Hi米漫谈丨“霸道总裁”爱上我妈?警惕微短剧“拿捏”中老年

2024-12-07 编辑: 徐栋波


  近几年,微短剧的风愈吹愈烈,终于刮进了“银发”赛道,各大平台上纷纷出现了以“50岁”“逆袭”等为关键词的中老年题材微短剧。前几日,360创始人周鸿祎也在个人账号发布自己拍摄短剧的消息,并且邀请其他企业家客串其中,上演“霸道总裁爱上50岁保洁”的戏码,引发众人围观。



  明明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尾,却偏偏能让父母从早到晚看个不停,甚至甘愿为之掏腰包。从“霸道总裁”爱上我到爱上我妈,这些剧情老套、节奏短平快的微短剧,究竟是如何“拿捏”中老年人的?

  “年轻人专属”
  银发一族“网瘾”越来越大
 
  你是不是也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妈一起床就抱着手机刷短剧,几乎一整天都没有停过,不仅是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开始“躲在被窝里玩手机”。有人说,“父母躲过了推销,躲过了电诈,却没有躲过铺天盖地的短视频”,还有人说,爸妈年纪大了,就这么点无伤大雅的爱好,子女没理由反对。扒开短剧的外衣,一集一反转的狗血剧情,“霸总”“甜宠”“闪婚”等玛丽苏元素齐聚,那些年熟悉的剧情这一次换了主角,将矛头对准了中老年群体。
  短剧为什么能“硬控”咱爸妈?从各大平台的热榜上不难看出,银龄短剧主打“感情牌”,直面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7亿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正在积极融入数字世界,在沉迷短剧的假象背后,“被看到”才是真需求。中老年微短剧正是看中了这一庞大的市场,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银发族的新宠。由此,开辟新赛道的微短剧不再是“年轻人专属”,也让银发一族的“网瘾”越来越大
 
  情绪价值拉满
  为“激情燃烧的岁月”掏腰包
 
  退休在家,有钱有闲,为子女忙碌了半辈子的爸妈,这次终于要把重心回归到自我。此时,短小精悍、情节紧凑的短剧迅速完成“适老化”,成为中老年人新的情感寄托。在传统影视作品中,很少有主角是中老年人的题材,中老年人更多的是作为男女主角的父母长辈等角色出场,人物性格也比较扁平化,对中老年群体缺乏吸引力和关注度。而短剧市场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这一次,爸妈可以当“主角”:代驾老爹逆袭成为商业精英,霸道总裁爱上五十岁保姆……在这里,中老年群体能看到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更能实现人生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当一大波逆袭爽文迎面袭来时,他们怎能不为这样的情绪价值掏腰包?
  我们不得不承认,“银发短剧”诞生之初照顾到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但当前越来越多题材各异的短剧,不乏套路浮夸辣眼毁三观的题材,一集一付费的盈利模式更是让不明真相的老人掉进了消费无底洞。日前,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最严短剧新规”,为微短剧设立了清晰的机制和标准,“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在肯定微短剧价值的同时,对其加以规范,这样的微短剧方能走得长远。

  防沉迷模式ON
  警惕微短剧“围猎”中老年
 
  很多年轻人表示,自己虽然还没有孩子,却已经为沉迷短剧的父母开启了“青少年模式”。看短剧就好比吃快餐,短暂而强烈的刺激会让人分泌多巴胺,沉迷剧情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社会中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然而中老年人的快乐,不该仅仅停留在虚幻缥缈的剧情中。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长期沉迷短剧会损害身体健康,颈椎病、腰椎病、腱鞘炎等疾病容易找上门,放下手机多到户外走走,结交新的朋友,可以让退休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作为子女,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关注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而不是一味地阻止他们刷短剧。作为创作者,应该站在中老年视角上,深入挖掘他们的情感痛点和情绪爽点,不让烂套路毁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针对铺天盖地的中老年短剧,平台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在制作和审核流程上做好把关,不能光以盈利为目标,要合理设置付费门槛,在相关页面设置醒目提醒,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给咱爸妈看的微短剧返璞归真,让微短剧真正成为中老年群体的造梦工厂。(岳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