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何以中国】以教育之笔绘儒家文化绚丽长卷

2024-12-11 编辑: 宋倩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价值观与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要使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教育无疑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在当代社会,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发展儒家文化中的积极作用,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深化课程设置。融入基础学科课程。在中小学阶段,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课程应巧妙融入儒家文化内容。例如,语文课本可以增加《论语》《孟子》等经典篇章的选读,详细讲解其中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从小接触儒家思想。历史课可以阐述儒家文化在不同朝代的兴衰演变,及其对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文化的历史脉络。开设专门的儒家文化课程。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开设专门的儒家文化课程。在小学,可以设置“儒家小故事”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孔融让梨”体现“礼”,让孩子们对儒家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中学,可以开展“儒家经典研读”课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儒家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在大学,设立“儒家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儒学”等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让学生深入探究儒家文化的理论体系。
  丰富拓展教学方法。采取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文化。比如,在讲解“仁”的概念时,可以模拟古代儒家讲学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践行“仁”,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组织学生参与儒家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儒家礼仪活动,像古代成人礼——冠礼和笄礼的模拟仪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儒家礼仪的庄重和内涵,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区的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宣传儒家文化理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儒家文化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提高教师自身的儒家文化素养。只有教师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鼓励教师研究。激励教师开展儒家文化相关研究,例如研究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或者儒家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的应用,这样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多维度的深远意义,它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过去的智慧与未来的希望,是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和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教育使儒家文化能够跨越地域、阶层等界限,在更广泛的人群中生根发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出儒家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作者:乳山市乳山口镇政府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