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周颖)昨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筑牢粮食安全、防返贫两条底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扩面提质,我市坚持示范引领,推动片区内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在全省创造了样板片区建设的先发优势。今年全市建设各类样板片区101个,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乡村规划师制度”等12项经验入选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同时,我市不断提升保障粮食安全能力,建立遏制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全市粮食生产呈现稳中有进态势。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85万亩、76.5万吨以上,面积、单产、总产再次实现“三增”。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市不断强化动态监测,建立防返贫“1+10”数据共享体系,对监测对象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投入帮扶资金8.06亿元,发展小型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帮扶等项目633个,过渡期内保持政策总体稳定。
今年,我市还实现了精致农业发展新突破。按照“六个一”标准,推进12个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目前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10个、省级以上产业强镇36个,全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也先后在我市落地。同时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启动建设经开区龙山湖2200亩设施蔬菜产业园,实现第九代设施蔬菜种植新突破,省级智慧农业基地达到50处。
在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我市今年统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两大行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80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500个。乡村治理方式也不断创新,“信用+”乡村治理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广大农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我市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率达到62%。与此同时,加快培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民合作社4779家、家庭农场3149家。开展“一清一规两促”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下一步,我市将锚定建设精致化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扎实做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作出更多“三农”贡献。(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