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临港区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火墙”

2024-12-13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夯实基础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落实隐患排查整改,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加强林地资源保护,提升森林管控水平……今年以来,临港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突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推动防控责任和重点工作落实,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全方位全流程监控
筑牢危化品企业安全防线
  “今天再来温习一下消防救援的基本操作,等会儿每个人都上来演示一下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设备的使用流程。”11月18日一大早,在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微型消防站外,安保部部长孙洪刚正带领专职、兼职安全员开展例行消防知识及实操检查。
  在厂区核心位置,这座微型消防站面积虽然不大,但内部设施完备,各种消防器材和装备一应俱全。“我们配备了13名兼职安全员,拥有一台8吨水车、一台5吨干粉车,站内设有灭火器、泡沫灭火剂、消防水带等设备,确保在起火初期能够迅速响应,控制火势。”公司安全总监丛晓明介绍。
  同一时间,车间内近10个生产班组正利用每日晨会时间,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当日安全注意事项再强调。每周,车间主任对本周安全生产情况做小结,并布置下周安全生产任务及生产计划;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增强员工防火意识。
  在微型消防站旁边,是一座现代化中控室。中控室内装有全生产流程监控系统,实时关注厂区内安全动态,任何异常情况都能得到及时响应。“我们的中控室采用了先进监测技术,从物料输送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输出,可以对全厂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随时在线。若发生异常情况,3秒内即可完成紧急切断,防止事故蔓延。”丛晓明说。
  危化品企业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离不开临港区应急管理局的隐患排查整改和教育培训。
  前三季度,临港区应急管理局持续推进全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分行业领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培训19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82场次,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461人次;推动风险防控手段向事前预防转型,全区23家高危企业建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2套有爆炸风险的化工装置实现无人操作,1家高危工艺固体粉末投料实现自动化,累计减少现场作业人员12人;坚持“普法教育为主、执法处罚为辅”,采取宣传培训、现场指导、专家帮扶等方式,聘请省级专家对化工、涉爆粉尘、涉氨制冷等45家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缓解专业水平不足、隐患排查不到位等问题。
防火巡查“不打烊”
守护绿水青山“生命线”
  “这两天地里农活接近尾声了,大家没事就少上山,需要上山的村民在检查点按规定登记。再次强调,不要带火种上山……”11月18日,临港区应急管理局林业科工作人员许栋刚走进草庙子镇蒋家庄村,就听见村内大喇叭响起,村级林长刘翊正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蒋家庄村拥有山林面积近万亩,森林防火通道十多公里,森林防火压力重大,临港区应急管理局定期安排专人前往蒋家庄村与村级林长共同巡查。
  在巡查过程中,许栋对村内防火设施、消防水源以及防火隔离带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森林防火不仅关系到生态安全,更是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许栋说。
  蒋家庄村设立了2处森林防火检查站,由4名专职协管员严格把控上山路口,提醒过往村民记牢森林防火“十不准”,增强防火意识;同时,安排2名巡查员每日穿梭于山林间,对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高频次巡查,消除森林防火安全隐患。
  在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巡查检查氛围营造下,蒋家庄村村民化身森林防火“宣传员”“守护员”“急先锋”,“一到重大节日,我就报名当志愿者上山蹲点防守,向群众宣讲防火知识。大家也都很自觉,用鲜花代替纸钱,寄托哀思。”蒋家庄村村民张华强说。
  临港区还设立196处卡点,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所有林区实现日常监控“全覆盖、无死角”,确保火情信息和指挥畅通。与此同时,整合森防和护林员队伍精干力量每日带装巡逻,不定期开展双盲式应急演练,降低火灾风险,提升应急救援抢险能力。
  “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秋冬季森林防火隐患排查、宣传动员,压实工作责任,不断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进一步强化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全力构筑森林安全防火网,高标准、严要求,全力做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临港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威晨 通讯员 王慧斌)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王璐瑶
编辑:王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