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新就业群体一端连着市场企业,一端连着千家万户,既是一支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基层稳定、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的伙伴。
为充分激活新就业群体的活力,环翠区创新举措,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的“末梢探头”作用,使新就业群体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力量。
“新”管家举手之劳 网格治理快速高效
在鲸园街道古北社区,有一群“流动小巷管家”,这是一支由外卖“小哥”组成的“鲸小哥志愿服务队”。除了走街串巷发现安全隐患外,社区里有什么急事难事,他们也总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古北社区内多是老旧小区,许多老人上下楼不方便。不久前,一名老人突然生病,救护车开进小区,医护人员却犯了难。原来,老人体重较大,医护人员抬不动。就在大家着急时,社区党总支书记一个电话,尹艺星等四五个“鲸小哥”很快出现在楼下,快速帮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
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在环翠区各社区早已不是新鲜事。“第四网格5号楼二单元楼前有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来处理。”日前,外卖小哥郑晨龙在鲸园街道送外卖时,发现一单元门口有飞线充电,便随手用手机拍下,将情况反映给社区网格员。不一会儿,网格员就来到现场解决安全隐患。
像尹艺星、郑晨龙这样的“流动小巷管家”,环翠区有300多名。他们活跃在社区中,积极发现、实时反馈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乱堆乱放等问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在纷繁复杂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展现出巨大优势,逐渐成为社区网格治理的重要一环。

过路“小哥”帮忙摆放车辆
灯塔—党建在线登记显示,截至2023年,环翠区有快递员1693名、网约配送员212名、网约车司机85名。“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每天行程达20万公里,且工作轨迹与社区网格高度重合,可以像触角一样延伸到社区的角角落落,一些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网格员发现不了的问题,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反馈。有了他们的助力,基层治理变得更有活力。”环翠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汤华超说。
社区贴心服务 “新”力量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环翠区各街道因地制宜,以党建引领、服务吸引等举措,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多元网格治理体系的同时,助力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在鲸园街道东山社区,曾经的跑腿“小哥”赵中华成了山东哈士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在东山社区设置了旅途驿站运营点,并把参与基层治理的习惯延续了下去。在他的带动下,40余名“小哥”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主动帮助做好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工作。
在嵩山街道,依托华夏网约车党支部,一批网约车司机“兼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员,车内随时摆放着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资料,方便乘客拿取翻看,网约车变成了防范非法集资流动宣传车。
依托“小哥”群体与商户接触频次高的独特优势,环翠楼街道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金点子”征集行动,通过搭建协商议事会、“小哥茶话会”等反馈渠道,帮助商户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40余个。
“社区独居老人多,不少还有基础疾病,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咱们不如想个办法,给老人买药提供些便利。”日前,在环翠楼街道东北村社区的一次“小哥茶话会”上,由10名外卖小哥组成的“送药上门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他们与东北村社区的65名独居老人结成帮扶,承担上门送药服务,城市里的“摆渡人”,成了社区里的“暖心人”。
社区治理需要“小哥”们的力量,“小哥”们也同样需要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环小蜂”骑手驿站
今年,东北村社区一处全新的“环小蜂”骑手驿站正式投入使用,驿站内配备书籍、空调、饮水机、冰柜、微波炉、休憩座椅、共享充电宝等,让跑累了的“小哥”们有一处歇脚暖身的港湾。
9月底,环翠楼街道党工委、环翠区市场监管局、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威高广场联合打造的“环小蜂 骑手餐厅”正式运营,餐厅41个档口均向外卖员、快递员提供就餐优惠,让新就业群体错峰用餐,为身体“充能”。
环翠楼街道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新人入职、社保咨询、便利医疗等七大类一站式需求服务链条,帮助解决他们真正关心的“关键小事”,并定期举行各式各样的新就业群体交流学习活动,丰富新就业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
以服务促治理 “新”群体助力城市发展
为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度,融入城市管理,助力城市发展,自2021年年底起,环翠区就在全区范围开展新就业群体专项摸排行动,广泛发动部门、镇街、商圈、非公企业党组织等多方资源,分领域实施新就业群体服务项目,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来自各界的暖心关爱。
针对新就业群体组织性弱、工作时间不规律、流动性比较大等特点,环翠区在原有“小哥加油站”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探索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小哥驿站—网格微站”三级服务阵地群。一级服务阵地是社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环翠区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110余处商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提供新人入职、社保咨询、便利医疗、交通安全驾驶、职业规划、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八大类一站式服务;二级服务阵地是“小哥驿站”,环翠区在新业态要素集中、新就业群体聚集的重点区域打造了50余处“小哥驿站”,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温馨服务;三级服务阵地是网格微站,环翠区联合沿街的餐饮、便利店等商户,打造160余处网格微站,让新就业群体能够短暂歇脚并享受喝水、充电、休息等便捷服务。
与此同时,环翠区还实施“红心领航、暖心关爱、初心增能、安心助力、联心同行”五大行动,发挥行业协同的积极力量,推动新就业群体多元化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实施“青鸟计划”,探索推出安居托幼、健康义诊、亲子教育等40余项服务项目,并联合环翠区总工会、团区委等群团组织,开展一系列联建共建活动,激发新就业群体回馈社会意愿。
如今,新就业群体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力量,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是一道富有智慧的社会课题。未来,环翠区将不断推动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用“新”参与治理,有效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林/文 图片均由环翠区委宣传部提供)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贾文娟
编辑:王佳琪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贾文娟
编辑:王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