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课程超市”随心选 课后“带娃”花样多!临港区创新推行特色化、多元化托管服务

2024-12-13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最近一到下午3时50分到4时30分,在永乐路小学,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场景:在小榉树文学社,学生们正拿着专属读书卡,恣意遨游于图书的海洋;在管乐团里,学生们分声部合奏《自由精神序曲》,气势磅礴;在计算机室里,学生们通过编写代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体验人工智能的快乐……
  这是临港区以特色化、多元化课后托管服务,赋能学生全面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临港区积极探索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通数字化线上选课的课后服务,打造高效多彩托管课堂,持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截至目前,累计有8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在兴趣领域中找到自我,提升综合素质。
  学生们课后安静读书。
  如今,每到新学期伊始,临港区各中小学依托“爱山东”App“数通家校”课后服务板块,统筹学校场地、设施器材和师资等软硬件条件,综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爱好等需求,完善“五育并举”课程超市,开设涵盖篆刻、创客、书法、美术、管乐、棒垒球、围棋等40余项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了丰富的托管课程,既解决了部分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不能及时来接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管乐团连续3年代表威海市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展演,多次获得省市级一等奖。”永乐路小学教务副主任于维晓介绍。
  在课程选择上,家长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像“网购”一样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线上向学校提出申请即可。目前,永乐路小学约有460余名学生参与了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开展效果也得到家长普遍认可。

  学生们认真学习编程。
  在校内挖潜做好课后服务的同时,临港区各中小学还通过校内外协同,助力课后服务优质资源共融共享。“临港区先后引进棒垒球、冰球等社会公益机构,以区域优势和特色为基础,探索课后托管服务新模式。”临港区教育体育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临港区,由资源共享培育学生兴趣爱好,进而带动学生素质提升的例子不在少数。
  临港实验学校邀请临港区棒垒球协会,指导组建了校内棒球队,积极参加全区中小学棒垒球联赛等赛事,并定期开展“棒垒球进校园”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今年,来自蔄山中学的三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荣获团体冠军,这得益于学校在课后托管服务中开设无人机操作等创客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科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家长们纷纷表示,课后托管服务,不仅让孩子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也让孩子们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威晨 文/图 通讯员 王鑫 于永芹)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