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乳山口港南面海域中有一个小青岛,常住人口仅103人。这里曾不通水、不通电,交通闭塞,居民出入海岛皆需乘船。
2017年,张锐来到这座面积仅0.45平方公里的小岛,成为第9任驻岛民警。“刚开始,我对海岛的艰苦环境、生活不便还心存顾虑。但既然来了,就要像青松一样扎根海岛。”张锐说。
受交通条件限制,环岛小路曲折难走,张锐日常巡逻全靠“铁脚板”。他说:“小岛海岸线长4.2公里,步行半个小时就能巡逻一圈。”
张锐刚上岛时全岛只有两处视频监控,且时好时坏。为此,他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支持,在海岛上建设了27路监控,实现对全岛和海上养殖区域的视频全覆盖。那段时间,张锐在岛上足足待了半个月没回家。现在,通过海防监控,驻岛民警可实现对周边海区和海岸线的视频巡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海岛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小小海岛在日复一日的巡逻中用脚步丈量,岛上居民的大事小情尽入驻岛民警眼中。1998年,第一任驻岛民警冯随新上岛后了解到,村里的老党员隋竹芹与双目失明的女儿于秀奎一起生活,于是展开帮扶。26年间,历任驻岛民警接力帮扶隋竹芹老人一家。如今,隋竹芹老人已去世,张锐隔三岔五去于秀奎老人家探望,每次都为她带去新鲜水果、蔬菜和多种日常用品,照顾她的起居。“我是人民警察,不能只懂执法办案,要深入到群众中,为群众办实事。”张锐这样说。
岛上常住人口1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64%,张锐逐户走访了解居民信息与需求,按照年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空巢老人特别关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看病就医、预约办证等“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岛上居民年龄偏大、就医困难的实际,张锐主动联系乳山市银滩医院,建立海岛就医绿色通道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机制。针对岛上村民突发疾病无法迅速就医的情况,张锐发动拥有船只的养殖户,组成“小青岛志愿服务队”,遇有突发情况,利用志愿服务队的船只及时送村民进出岛。
今年1月16日,70岁的村民于炳卿老人给张锐打电话,说身体不适。因当天没有轮渡,无法出岛看病,张锐立即联系乳山市银滩医院,请求派医生上岛诊治。很快,两名医生乘坐“小青岛志愿服务队”的快艇来到岛上,为老人诊治,并留下治疗药品。
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始终贯穿张锐的驻岛生涯。2023年,岛上部分牡蛎养殖户面临牡蛎滞销的困境,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们向张锐反映了这个情况。张锐深入研究小青岛产业特点,在政府助力下,他积极帮助村民想办法、出主意,与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积极谋划,提出“牡蛎+旅游+健康+文化+电商”产业发展理念,主动对接乳山的电商“金乳蚝王府”进行合作。一个月下来,帮助销售牡蛎5万余斤,价值16万余元。张锐还依托海阳所镇“网红”直播基地——创星孵化中心和网络平台“赶海网”,利用小青岛海岛风光和牡蛎养殖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其打造成集红色旅游、休闲观光、渔家体验于一体的“红色印记旅游岛”。因成效显著,小青岛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村”。
张锐在岛上的坚守与付出,岛上的居民都看在眼里,包括张锐在内的历任驻岛民警赢得了居民们的认可与尊敬。
张锐表示:“作为一名驻岛民警,我感到使命光荣,我守的不仅是一座小岛,而是警察的使命、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安宁。我是小青岛的守望者,我将扎根海岛,以岛为家,将初心承诺践行于每一件民生小事里,用热爱与奉献守护海岛安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