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威海市620余家企业与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2024-12-18 编辑: 徐栋波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仲艳楠)记者从昨日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正在全力打造对非合作“威海模式”,。目前,全市共有620余家企业与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在非设立企业(机构)66个,涵盖建筑、仓储物流等21个行业大类,已在非洲20余个国家实施工程项目上百个,完成营业额数十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威海对非出口年均增长27.1%;今年1—10月对非出口69.7亿元,同比增长10.8%,展现出对非贸易的强劲增长势头。

  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15项合作重点事项

  近年来,围绕打造对非合作示范城市,我市聚焦本地产业需求,抢抓非洲新兴市场机遇,从顶层设计、平台搭建、高层交往、民间交流、服务经济等角度切入,与非洲国家和地区在农业领域、海洋渔业、医疗、绿色能源、互联互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教人文交流等七大领域的合作日渐深入,取得丰硕成果。

  在顶层设计方面,出台了《威海市深化对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深化地方交往、推动优势产能合作、畅通合作渠道等15项合作重点事项。

  在平台搭建方面,我市不断拓宽对非合作渠道,目前全市已有非洲友城5个。与坦桑尼亚投资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建立“组团上门采购”机制,2023年以来促成61家非洲采购商组团来威考察,助力企业“在家门口”获得外贸订单7500多万元。我市还牵头举行了鲁非海洋合作发展对话会、中坦建交60周年2024山东威海—坦桑尼亚商务合作交流会、威海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经贸对话会等活动,签署协议10多项,成为推动对非合作的常态化平台。支持威海华坦公司投资14亿元在坦桑尼亚建设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年均带动国内产品出口非洲市场2.5亿美元以上,该项目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在对非合作期间,我市强化政银企协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采取“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方式,健全一揽子服务体系。同时,聚焦企业对非贸易投资需求,推行“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全力支持企业拓展非洲市场。

  深化战略对接
  抢抓区域贸易协定实施机遇

  当前,我市正在加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将继续与非洲国家深化战略对接,抢抓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等区域贸易协定实施机遇,推动对非进出口贸易迈上新台阶,积极开拓津巴布韦瀑布城、安哥拉卡宾达等基础条件好、合作潜力大的意向友城,扩大威海在非“朋友圈”。

  同时,围绕非洲国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国别、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坚持“一国一策”“一业一策”,开展对非投资合作,重点推动在蓝色经济、医药与医疗器械、矿产及新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职业教育等领域合作,建设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稳步提高威海产品、威海项目在非市场份额。(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