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登区

文登花饽饽产业“蒸蒸日上”

2024-12-2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元旦、春节将至,花饽饽进入产销两旺的时节。在“花饽饽小镇”文登区侯家镇,数十家花饽饽生产企业,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
  随着文登花饽饽的名头越来越响,侯家镇的花饽饽产业也“蒸蒸日上”,从农家院走向大市场,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花饽饽“蒸”出好日子


  12月18日一大早,在侯家镇崔家村的金玉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一股浓郁的麦香扑鼻而来,十几名工人正分工协作,和面、揉面、蒸制、打包……一派忙碌景象。一道道工序过后,造型各异的花饽饽将被发往全国各地。
  “最近的订单持续上涨,多的时候一天能发几百箱近2000个花饽饽,主要销往青岛、上海、北京等城市。”崔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喜良介绍,由于今年春节是在阳历1月份,年前时间比较紧,合作社已提前着手准备原料,增派人手,以确保能够按时完成花饽饽订单。


  崔家村的花饽饽产业红火兴旺,得益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前,崔喜良和村“两委”成员反复研讨,决定因地制宜,利用村里的闲置房产和妇女们擅长蒸花饽饽的手艺,发展花饽饽产业。
  2020年,崔家村党支部吸引120余名村民入股,投资近300万元成立金玉福农产品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运营发展,崔家村打造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花饽饽产业基地,还带动村里30多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正在制作花饽饽的村民董秀丽说:“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块钱,还有分红拿,大伙儿都干劲十足。”
  最近,崔家村的花饽饽产业又迎来新机遇——直播带货。面对红火的直播带货市场,崔家村也想尝试。在崔喜良的鼓励下,几名村民自告奋勇当起主播,开始在线上推广崔家村的花饽饽。
  “网友们看到我们这里是原产地,用的原材料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都放心下单了。首次直播就成功售出100多个花饽饽,这给村民们极大的信心。”对于未来,崔喜良信心满满,计划明年在更多直播平台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开拓更大市场。

  传承中推陈出新
  提升品牌“含金量”


  南瓜汁调成黄色面皮制作成小元宝,红曲米做成红色面坯,最后塞入两个黑豆作眼睛……在山东益养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手工车间内,多名妇女正在分工制作一款别具匠心的花饽饽。不一会儿,惟妙惟肖的卡通金蛇形状的花饽饽就呈现在眼前。
  “这款‘金蛇送福’是我们为农历蛇年专门制作的,造型融合金蛇和元宝等元素,十分喜庆。”益养德康销售经理毕健玲说,眼下公司正加紧研发多款以蛇年春节为主题的花饽饽。
  如何提高附加值,让花饽饽卖出好价钱?记者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这款喜庆俏皮的卡通金蛇花饽饽价格不便宜,但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多的时候一天能出货二三百个。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益养德康更加注重结合市场需求,对花饽饽的花样造型与加工工艺进行创新,从而使花饽饽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在公司研发工作室,记者被琳琅满目的花饽饽所吸引:引人注目的福袋、威严的龙头像……每一款花饽饽都造型精致、栩栩如生。毕健玲介绍,如今花饽饽的应用场景愈发广泛,生产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在花饽饽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从而适应不同的节庆场景,提高其附加值。
  “我们在保留面食原有健康美味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的‘龙凤呈祥’到各类流行的卡通人物等造型花饽饽,公司都有设计创作。”毕健玲说,益养德康将继续做好市场调研和新品研发,让传统的花饽饽焕发出新活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殷玉鹏)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