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Hi米漫谈丨荆棘丛中,你是一朵鲜花

2024-12-21 编辑: 徐栋波


  “家暴怎么离婚最快最有效”

  “被家暴后的心理阴影怎么治愈”
  ……
  这是一名家暴受害者浏览器里检索的词条。当家暴发生后,受害人往往苦于无人倾诉,反被劝告“过日子都是这样”“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在“以爱为名”的枷锁里无法自拔,家暴成了最毒的荆棘。近日,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明确了认定家暴事实的基本证据,也为那些暗无天日的牢笼打开一扇天窗。
 
  “他希望我待在家里,不要出去上班”
  醒醒!这些情形都是家暴
 
  “你也太情绪化了吧”“能不能别这么敏感”……如果在婚姻中总是听到类似的话,不要下意识地将错误全部包揽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真的很差劲,也不要沉浸在“他总是贬低我,让我觉得很痛苦”的情绪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侮辱、贬低、羞辱、大喊大叫等情绪暴力行为,也是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暴的形式包括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也包括经常性的谩骂、恐吓等精神暴力。
  此外,经济虐待也属于家暴的类型,施暴者通过干扰伴侣获得使用保存经济资源的能力来控制伴侣,最常见的就是劝对方待在家里不上班。当听到伴侣说“我养你啊”,要警惕自己沦为家暴的受害者。在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中,方协文擅自替玫瑰辞掉了工作,让她在婚姻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就是典型的控制伴侣经济收入的家庭暴力,而正常的婚姻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家暴行为。
  请相信,合格的伴侣身上会自带一道光,TA会尊重你的选择,为你提供情绪价值,不会以任何理由贬低你,遇到问题会主动与你一同探讨、协商解决,而这道光也是在长期的爱的滋养下形成的。
 
  “我打自己老婆,关你什么事
  家暴不是“家务事”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发生的一切暴力行为。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反家暴,绝不能靠孤军奋战。
  1999年,联合国将11月25日确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家暴的性质和法律责任。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再次明确家暴这一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一次次为家暴受害者撑腰,也让“家务事”有法可依。
  当家暴发生后,受害者要第一时间远离施暴者,迅速报警或向单位、村委会、居委会、妇联、庇护机构等相关机构求助,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基本生存、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告诫书等作为家暴重要证据之一,可用于认定施暴者的违法犯罪事实,警方应根据情形向加害人出具书面告诫书。必要时,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对方再次施暴,甚至要求施暴者搬离。
 
  “你跟你爸简直一模一样
  卸下一万斤负重在荆棘中长大
 
  你有童年阴影吗?家庭暴力,伤害最深的往往是孩子。家庭关系的失衡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成为一生难以愈合的裂痕。研究表明,亲眼目睹过家暴的小孩,情感创伤和心理创伤远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有些从家暴中长大的孩子,以为自己逃离了原生家庭的噩梦,一步步结婚生子开启新的生活,却在某一天,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将巴掌落在孩子身上,于是在哀嚎和眼泪中发现,自己竟成了从前那个人。施暴者对受伤者和旁观者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且日渐加深,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童年里盘踞的阴霾再次笼罩。这时,唯有认知觉醒,通过主动寻求心理疏导,与原生家庭及童年的自己和解,才能逐步走向健康的家庭关系,为下一代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
  家暴只是伪装在家庭中的暴力行为,与普通的暴力行为别无二致。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告诉我们,暴力没有理由,纵容家暴只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让家暴愈演愈烈,对待家暴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法律立场鲜明,社会达成共识,才能让家庭暴力无处遁形。
  家庭暴力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当孩子从一次家庭暴力的阴影中走出时,伤害却可能并未停止。我们所能做的,不是用暴力解决暴力,而是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赶路的孩子撑起一把伞,等待荆棘中长大的他身上开出鲜花,不让又一个家庭被乌云笼罩。(岳潇/文 仲鹤/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