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威海姑娘创意“上新”,城市伴手礼也能“胶馒”可爱

2024-12-25 编辑: 宋倩
  12月24日,冬日的暖阳照在百年老街新威附路上,“胶馒青年”伴手礼店铺里,青年创业者于嘉慧刚从花饽饽厂对接完蛇年新产品回来,正在招待顾客。“我刚把5款新品定了版,不少老顾客催着呐!”于嘉慧说。
  说话间,于嘉慧的手机嘟嘟响,“新年快到了,想订点你们威海的面点!”“蛇年饽饽有啥款?啥时候能发快递?”……微信里,“催”她的顾客还真不少。
  今年26岁的于嘉慧,是土生土长的威海姑娘,再过十几天,她回威海创业就整整两年了。没开咖啡店、卖服装、做民宿,却选了个小众赛道——威海面点。“儿时记忆里,逢年过节长辈们总会做面食,枣饽饽、巧果、抓果豆都是念念不忘的美味,我想把咱威海的特色面点带给更多人。”于嘉慧说。
  想法萌生后,她便琢磨着给花饽饽“变装”,一改传统模样儿,让更多年轻人喜欢。那段时间,她天天往花饽饽厂跑,和做饽饽的大姨们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调整花饽饽款式。最终,经改良的小福袋、小寿桃,顺利“出炉”。
  核心的产品定制完成后,于嘉慧又一边张罗给店铺装修,一边联系设计师和包材团队,给产品定制包装。“不蒸馒头争口气”,于嘉慧给花饽饽起名“争气饽饽”,小酥条起名“万物复酥”,给文登小喜饼起名“满腹经纶”,给抓果豆起名“碎银万两”“日进斗金”……一系列产品“齐活”,有的还融入了威海剪纸元素。
 
  于嘉慧(左)正在店铺里整理产品。
 
  经过筹备,2023年初,于嘉慧的“胶馒青年”顺利开业。“正赶上威海旅游市场火热,产品一推出就很受欢迎,最忙的时候,晚上10点、11点店里还有游客。”她说。
  创业之初,于嘉慧就想把最能代表威海特色的伴手礼带给更多人,在她看来,特色很关键,品质更关键。两年来,除了花饽饽,她还围绕威海青皮无花果、威海海鲜、文登西洋参、纯手工脉田糖瓜等,施展创意、开发定制产品。
  “咱当地的无花果主要是卖鲜果,但好吃的无花果干不多见,为了让游客把无花果带回去,我决定做一款好吃的无花果干。”于嘉慧跑到村里对接、订货,选全熟、流蜜的秋果,通过低温烘干,定制开发了一款“威海限定青皮无花果干”,可爱的包装很受游客欢迎。“没加糖、口感很好,独立包装也卫生,复购率很高。”于嘉慧说。
  在“胶馒青年”,炭烤鱿鱼丝、香辣鳗鱼丝、手撕鱿鱼条、鲜烤鳕鱼片等“威海海鲜”有些与众不同,产品被起了“鱿求必应”“生财鱿道”“鳗载而归”“鳕富五车”等有趣的名字。今年,于嘉慧还把文登西洋参带到了店里,与道地参业公司合作,定制了西洋参啤酒、西洋参桑葚茶、西洋参玫瑰花茶、西洋参蜜片等七八款产品。
  “我替威海对你说,欢迎你再来”“胶个朋友吧,我还馒有趣的”……在“胶馒青年”的门面,很多标语可爱而暖心。“我们的城市‘天生丽质’,天蓝、海净、街景精致,希望更多人来感受美,把威海特色带回家。”于嘉慧说。
  这间80平方米的伴手礼小铺,承载了这个“95后”女孩的创业梦。2年时间里,于嘉慧接触了各地游客,一件件暖心小事也激励着她一往无前。2025年即将到来,于嘉慧又忙起来了,除了蛇年花饽饽,她还要赶在旅游旺季前,开发威海虾酱、青皮无花果新品,让“威海伴手礼”更丰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