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省级科技创新强县名单,全省共评选出十个县(市、区),其中,威海市文登区榜上有名。
强化政策引领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政策引领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天润金钰生产车间生产忙。
近日,走进威海天润金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伴着生产线上不时“绽放”出的火花,只有6毫米厚的非晶态金属陶瓷耐磨涂层,通过激光熔覆技术,被逐一附着到钢厂热轧生产线所用的冶金侧导板上。
“熔覆上该涂层后的侧导板,使用寿命较传统涂层工艺提高10倍以上,大幅减少更换频率和停机时间。”天润金钰总经理许一介绍,今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产品实际使用情况,新增10%的研发投入对非晶态金属陶瓷耐磨涂层技术进行更新迭代,进一步延长冶金产线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行业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指标,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引擎”。天润金钰的发展正是文登区夯实科技创新发展根基的缩影。
近年来,文登区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台《威海市文登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在辖区范围内全力实施研发投入攻坚突破计划,通过健全完善“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发挥科技部门创新组织者作用,推动创新专家团队与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研发攻关、共同促进研发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激发企业参与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当地配套出台《文登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扶持意见》,按照企业投入占比给予相应的奖补资金。“针对当年享受省级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扶持的企业,最高按省级补助资金的20%给予补助。”文登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文登区科技局还组织企业参加各级组织的科技政策培训会,帮助企业对上立项争取资金共计4964.63万元,惠及230余家企业。
创新主体培育 多维度激发企业活力

银泽生物养殖区。
前不久,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威银马”等系列海马产品“火”出了圈。
“这么火,参展之前确实没想到,创新的‘魔力’真是无限大。”银泽生物董事长俞兰良坦言,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为人类健康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科技创新,夯实发展“硬支撑”,企业是“主体”。早在2014年前后,俞兰良开始摸索海马养殖。囿于技术问题,迟迟没有找到适合刚出生小海马的饵料,导致海马存活率持续走低。正当他犯愁之时,文登区科技局启动创新企业主体培育行动,银泽生物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银泽生物当时的发展难题,我们为其对接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培育海马幼崽使用的适口饵料,解决海马存活问题。”文登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解决了小海马的“口粮”问题,海马存活率从最初10%提高到80%,有效打通规模化养殖的“梗阻”。在随后各个发展时期,文登区科技局更是担当起“军师”,提供“全周期”服务——积极帮助银泽生物对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内知名专家等,及时解决海马育种育苗、人工规模化养殖等问题,加速实现海马“南马北养”的创新模式。
去年,由银泽生物承担的“海马新种质创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还获得省科技厅2023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立项。
近年来,文登区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用好科技型企业发展普惠性政策,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创造动能,推动企业不断“攀新上高”。同时,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形成“发掘一批、服务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培育模式,持续壮大科技创新主体规模,促进科技型企业量质齐升。
截至目前,文登区共有367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认定高企56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区高新产值177.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9%,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66.84%。
瞄准科技前沿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在宏安集团智能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操控仪器生产。
近日,在宏安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总监正带着即将入驻工作站的博士后郭帅参观企业相关设备。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成员,会同工作站其他科研人员,在光电通信线缆行业加速突破,以高科技产品助力企业抢占光纤市场。
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为文登创新集群建设注入更强活力。近年来,文登区紧盯产业链用人需求,培育优质引才土壤,组织举办系列精准引才活动,邀请国内“双一流”和重点高校专家来文登对接交流,向园区及重点企业推荐技术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全区人才政策引才效能,不断加大各级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高端人才、创新团队等“创业精英”纷至沓来。今年,文登区引进国家级人才6人、海外人才45人,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0多个,产业技能人才突破4万人。

在诚弘制药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研发试验。
聚力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文登区还通过加速产学研融合、搭建重点实验室等举措,多点发力构建发展“最优生态”。
近日,由吉林大学仿生学院与科博乐共同合作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仿生散热系统”项目,正式走出实验室,搭载东风岚图汽车、一汽轿车等开展整车级系统测试。“同等功率前提下,此款产品可比传统加热器重量降低35%、材料成本降低30%。同时打破国外超高压加热器垄断,实现国产化。”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副院长郑明超介绍。

在潍柴新能源威海分公司,工人们在组装车辆。
按照国家、省级和市级创新平台建设要求,文登区聚焦汽车机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现代农业、医药及健康食品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瞄准科技前沿,持续优化全区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同时,依托天润工业、宏安集团等区内重点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技研发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科技成果绩效评估,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我们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研所、创新平台的深度合作、资源互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一大批创新技术、创新项目在‘苗圃’中孵化、成长。”文登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员雯/文 王彦博 纪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