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战略在齐鲁大地稳步推进,为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山东各地立足本土资源优势,深挖特色农业潜力,寿光的蔬菜产业持续升级,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让“寿光蔬菜”畅销全国乃至全球。不仅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还带动了种子研发、农业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乡村电商也在山东异军突起,曹县的汉服、农产品等通过网络走向千家万户,数字化赋能为传统乡村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创造出众多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从鲁西南的水乡古镇到胶东半岛的滨海渔村,山东在乡村建设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威海的一些乡村,通过实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勾勒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息地,也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山东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底蕴,将传统美德融入村规民约。在沂蒙山区的乡村,传承着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村民们互帮互助、尊老爱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滋养着百姓心灵,丰富的文化生活也让乡村充满活力,广场舞、农家书屋、乡村文化礼堂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增长见识的好去处,提升了乡村的内在气质和群众的幸福感。
在乡村治理方面,山东不断创新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许多村庄成立村民议事会,大事小事商量着办,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共享发展成果。
山东的乡村振兴之路,正以坚定有力的步伐前行,在乡土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传奇,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奋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山东力量,未来的山东乡村必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作者:文登区委宣传部 孙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