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干部当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在保民生、兴产业、促发展上下功夫,敲响鼓、落实锤,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发展带动的是经济,直接受益的是人民群众,能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也能更好地促进人才、生态、文化、组织这四个方面的振兴。党员干部要勇担乡村振兴重任,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更需要扭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在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探索特色路径、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力,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挖掘本土资源,党员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数。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党员干部要对地域文化、乡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多深入田间地头,从广袤的土地上发现乡村“大美”。一方面,要大胆探索,突出特色,通过开展“土味儿”文化活动,传承乡土文化,让一项项民俗活动“热起来”、一个个非遗传统“活起来”、一座座古村落“亮起来”,展示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要将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发展乡村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以差异化、特色化赢得市场,提升文化附加值,形成乡村经济新增长点。
探索特色路径,党员干部要主动创新思路。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始终保持加快发展的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多学习、多思考。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为长远发展谋、为子孙后代干。要着力破除陈旧狭隘的思维定势,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敢想敢闯敢试,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要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特别是群众工作本领要作为基本功来加强。
壮大特色产业,党员干部要不懈拼搏奋斗。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产业兴旺发达,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美好未来,给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更能够推动就业创业,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依托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致富的道路,让他们的收入增加,让乡村更有朝气和活力。(作者:临港区草庙子镇政府 解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