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幸福安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全市法院坚持以“抓前端、治未病、护成长、守安全”为工作主线,“向前一步”打造“威你护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促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协同发力,用良法善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宣讲进校园 普法“零距离”
威海一中法治副校长法治教育课堂“开讲啦”——市中级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宋京红作为学校法治副校长上台授课,以“拒绝欺凌 ‘威’你护航”为主题,为台下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的法治教育讲座。
宋京红当日的授课,也拉开了我市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的序幕。全市法院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法治宣传周活动,以高校和中小学校为主阵地,以各类典型案例为依托,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天时间里,市中级法院组织辖区法院开展宣讲活动19场,为18所学校1.1万余名师生带去“零距离”普法宣传。
预防是最有效的保护。校园宣讲,成为全市法治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的“第一步”。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对照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近年来,全市法院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法治教育、权益保护、欺凌防治、协助管理、分级保护、社会观护六大板块,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
普法进校园,但又不固定在校园。把广大师生“请进来”,把课堂开在法院,能够让普法教育更加生动有效。
日前,文登法院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峰山学校的小学生们。台上的叔叔阿姨们为他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又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社会热点、预防欺凌、互动问答……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来到审判庭开展模拟刑事庭审活动,体验了一把当法官的感觉。
2024年以来,全市范围内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开展主题教育近300次,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服务“面对面” 温暖在身边
什么是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组织和从业人员?需要报告的情形有哪些?不及时报告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去年5月,威海高区法院组织法官团队来到辖区威海恒山实验学校,给师生带来了一场普法座谈,让孩子们明白,要主动远离可能受到伤害的场所,在权益被侵害时不要害怕,要勇敢地保护自己。
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容易陷入迷茫,更有甚者会走上犯罪道路,但如能加以适当引导,往往就会有效避免不幸发生。
将法治思维融入学校管理,将司法温暖送至师生身边,全市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司法社工、法治宣传等力量,以众多“面对面”“心贴心”的司法举措,努力推动校院共建、法治同行。
我市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陆续设立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全覆盖,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对有必要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让纠纷不出校园便得到快速化解。
某学校学生上体育课时,在体育老师辅助下做后滚翻动作,颈部受伤,被诊断为寰枢椎半脱位,学校与家长却一直无法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
此时,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便发挥了作用——组织学生家长与校方座谈,向学生家长讲解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定、裁判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同步沟通学校联系保险公司对学生的合法损失积极理赔……在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搭建的“桥梁”上,双方得以实现有效沟通,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保护离婚案中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创新心理咨询干预模式,帮助未成年人走出心理阴霾……灵活运用圆桌审判、心理疏导、回归驿站等功能,全市法院不断创新贴心温暖的服务,实现问题早干预、化解不出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环境。
调研寻根源 建议架“桥梁”
“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现提出如下司法建议……”一份关于预防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司法建议书如约发出。
“收到司法建议后,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我们提出的司法建议开展工作,从而使得整体工作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市中级法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已立足个案办理、聚焦具体问题,发送一系列司法建议,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需要紧盯新形势下的新需求。
如何让措施更新“赶上”形势变化?一份调研报告,为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思路线索——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考量,市中级法院对2019年来全市未成年犯罪情况进行专项调研,从数据分析相关原因、找准问题症结,为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夯实基础。
根据调研结果,全市法院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预防犯罪作用、加强社会监管、重点关注特殊未成年人人群的保护工作四方面,聚焦重点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一系列司法建议,从更深层面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深化协作,健全完善“政法一条龙”工作机制;与有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团体协调合作,健全完善“社会一条龙”工作机制……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各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共同推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合力。
随着体制机制持续畅通,市中级法院立足审判职能,选用纪律意识强、业务素质强、综合能力强的审判和司法辅助人员,推动未成年被害人救助、未成年犯安置帮教、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等措施有效落实,确保未成年人保护“一环也不能少”。
与法“童”行,护航“未”来。多维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全市法院正在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架构体系,为“未来的你”撑起一片法治晴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