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4年,我市持续在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校舍升级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幼有所托”“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答卷更精彩、更温暖。
【项目内容】
新建普通高中1所,投入使用初中1所,新建幼儿园2所,投入使用幼儿园2所。各学段累计增加学位6840个。
【民生现场】
新校新园建成投用 家门口有了好学校
2024年9月1日,备受瞩目的蒿泊中学迎来首批学子。这座全新且现代化的学校,不仅承载着周边居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更以独特的校园形象,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蒿泊中学,整齐的教学楼楼体点缀着明亮的橘色、黄色。1000余平方米的操场配套齐全,标准400米运动操场、3个排球场和4个篮球场,是学子们强身健体的好去处; 3680平方米的两层餐厅宽敞明亮,这里每天都会为学生们准备各式各样的营养餐食,从色香味俱佳的主食到精心搭配的小菜,每一口饭菜都是对健康的细心呵护……
走进室内,温馨感更是扑面而来。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护眼灯和护眼大屏,能有效保护学生们的视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生活柜,既安全又实用;每个楼层还安装了学生直饮水机,确保学生喝到的都是温开水,健康又方便……
“学校共规划48个教学班,可提供2400个学位。”蒿泊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志军介绍,2024年9月1日启用后,有效缓解了周边中学的学位压力,让上海路以南、珠海路以北、青岛路以西区域内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学校已招收初一年级6个班,在校生250人。师资力量同样强劲,学校目前共有25名教师,其中18人次获得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称号,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建的经区智慧谷实验幼儿园金茂悦园,则让周边的适龄幼儿能够就近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我太喜欢上幼儿园了,喜欢我的老师,喜欢和同学一起上课、做游戏。”在这里读大班的刘夕瑜小朋友高兴地说。
走进幼儿园,一股温馨、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园内色彩斑斓的教学楼、小桥流水、茁壮成长的树木和各种小动物造型的雕塑,为幼儿园增添了无限生机。泥坑、沙池、滑梯等户外设施设计精巧,可让孩子们在玩乐中锻炼身体,激发创造力。
走进室内,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在显眼位置,他们用稚嫩的小手传递着祝福和喜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角温馨舒适,摆满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绘本和故事书,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畅游知识的海洋,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园长孙琳介绍,2024年5月份正式开园以来,目前开设了5个教学班,在园孩子70余名。每个班配备2名教师和1名保育员,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让他们在这里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时光。
【部门声音】
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教育设施,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2024年,全市累计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投入使用2所;改造小学18所,扩增教学班36个;改造初中8所,扩增教学班64个;新建中小学2所,扩建中小学2所;各学段累计增加学位9560个。文登区伴山林语幼儿园具备使用条件,荣成市蜊江小学幼儿园、第一实验幼儿园已主体完工,威海市第二实验高中计划2025年9月投入使用。
为了更科学地优化学位资源供给,过去的一年,市教育局一直在不断努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教育部门积极稳妥做好秋季学期招生入学入园保障,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待入学适龄少年儿童数量与分布、学位需求与供给、学区划分及师资调配等进行系统排摸和分析论证,“一区一案”制定学位资源供给方案。2024年秋季学期,顺利保障全市7.19万名新生入学。
同时,切实维护各类群体入学权益。建立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机制,简化入学手续,确保随迁子女能够顺利入学,2024年累计招收随迁子女8.09万人。落实困难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关爱和教育,并根据其残疾程度和特点,安排适当的教育方式,保障各类群体享受教育权益。
2024年,我市全面实现招生入学“一网通办”。建成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入学报名网络平台,全面简化报名流程,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广泛应用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档案,推动报名信息自动采集、自动校验,实现基础教育入学报名“一网通办”。(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仲艳楠/文 姚威/图 通讯员 杨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