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全省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山东坚持“走在前、作表率”,积极践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和担当,进而为全国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也要进一步追问,山东凭借怎样的决心、底气和作为,实现“好样的”呢?
以“全面均衡”为基础,坚持推进“稳中求进”。不少人都在用“太全面了”来点赞山东经济。为什么会说“全面”?因为山东工业体系完备,是中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服务业呈现向好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出口额常年位居全国首位;人口红利突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系列叠加的因素,让山东经济“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势头更加强劲,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格局,这确保了山东不会在“挑大梁”中“掉链子”。作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山东的分量只会变得更重。
以“两场改革”为抓手,加力推进“转型步伐”。几年前,有人称山东的经济是“大象经济”——块头大,经济总量大;产业笨重,转型难度大。但是,山东不服输、勇向前,以“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两场改革为驱动,引导企业及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转型升级。从2024年的经济成效来看,改革是渐进的,但也是深刻的,成色更是显著的。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超过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等一系列数据,都让我们看到,山东作为“转型中国的经典缩影”,通过瞄准“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经济潜能的进一步挖掘和释放。
以“扩大内需”为动力,统筹推进“消费提振”。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GDP增长的重要引擎。就山东省而言,消费也扛起了经济增长的大旗。从数据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9万亿元、增长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这展现了山东在推进传统消费升级和新兴消费扩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离不开“消费促进年”行动,让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落实力度更大;离不开“引客入鲁”引发的文旅热潮,“好客山东”的品牌愈加闪耀;离不开方便优越的购物条件、层出不穷的让利补贴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类,不断提升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总的来看,享美食、品文化、观山海、赏演出、购好物,一条龙的消费服务,汇聚成山东经济消费的庞大动能。
以“系统谋划”为保障,合力推进推动“协同发展”。山东的“经济年报”充满了硬核本色,是提前筹划、密集出台改革政策措施的结果。一方面,山东统筹省域各地市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陆海统筹,比如立足海洋经济,推动胶东半岛经济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坚持奋发有为,分领域提升实干精神,如“大国工匠”郭凯,带领团队持续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让智慧港口不断进阶,舜丰生物首席技术官李国甫,用一把“金剪刀”裁出种子“优等生”等。这种“系统谋划”也延续到了2025年,1月2日,开年第一个工作日,山东就发布了《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共包括四个方面34项增量政策举措。相信接下来,山东一定能够继续做到“经济大省挑大梁”,让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作者:文登区委宣传部 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