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行走在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中,抢开局、重创新、拼发展的紧迫感扑面而来。金属支架部生产部主管姜紫春带着几名生产骨干,正在支架清洗检验车间进行头脑风暴,加紧对新研制的支架清洗机进行最后的稳定性验证。


预清洗、超声清洗、第二次清洗、烘干、自动下料……一套流程下来,一台自动化新设备集聚了原来由人工操作的5个工序。这台支架自动清洗机由姜紫春在2024年牵头改造。

“传统采用人工清洗,考虑到公司产能的提高以及产品规格的增多,我们对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姜紫春介绍说,支架产品最终要植入人体内,清洁工序至关重要。以前人工模式一天清洗700个支架,现在改用自动化设备之后,一天可清洗3000个支架,有效提高了清洗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据姜紫春介绍,设备初步测试已经完成了,目前正在进行最终的设备稳定性验证,验证完成后过完年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紧挨着支架清洗检验车间的是金属架生产车间,主要生产钴铬合金支架,独特的支架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支架在患者血管内的支撑性。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姜紫春和团队人员进行了设备迭代,带头改造出第三代切割支架的切割机。这几天,还在不停验证设备的生产参数。
“设备最初是美国制造,我们经过反复测试进行全新换代,成功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可以自动适用不同的管材,提高了切割精度和产品质量。”姜紫春说。

从车间出来,姜紫春又来到工作室,这里有一台保护套管自动生产设备正在进行升级迭代,如何增加保护套管尺寸的关键问题,等着他和团队人员沟通。
“我们工作室每天就是干这些活,在各个车间溜达,观察生产过程,思考怎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姜紫春说的工作室是以他为带头人的姜紫春创新工作室,2020年成立,围绕吉威医疗在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
吉威医疗研发生产的心血管介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心脏支架产品已占国内市场四分之一份额。201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吉威医疗,姜紫春便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从最初的工艺设计师到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岗位在变,但职责没变,不断收集生产线上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介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精密而复杂,工作室主要开展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效率提升、自动化提升等方面的项目研究。现在有16名来自不同部门一线的核心骨干,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分别负责生产、质量、技术研发、自动化等不同模块,协力攻克技术难关。”姜紫春说。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队伍,承接了吉威医疗技改部门的所有工作。
2024年,对吉威医疗来说是大丰收的一年,迎来14款创新产品的上市获批。在姜紫春的组织和带领下,创新工作室也大步向前,12个技术改善项目结题,公司整个车间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都达到了新高度。
姜紫春说,2025年计划启动球囊机自动改造、电极线自动检验等19个改造项目,以小技改激发企业新动能。(来源:高区党政办公室)
签审:张军涛
复审:贾文娟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