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教育

节后没精神?有“假期综合征”的看过来!

2025-02-0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春节假期一晃而过,正在上班的你,“时差”倒好了吗?如果恍恍惚惚不想说话、不想做事,没有理由的心情郁闷,那就要当心假期综合征了。
  假期结束重回工作岗位时,许多人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容易导致焦躁情绪,身体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
  有市民表示:人一旦闲起来,在家里自由习惯了,上班比较拘束,对上班有一定抗拒心理。
  也有市民表示:上班之前会有点儿担心,睡得不是很好,晚上睡觉做梦比较多,睡得不安稳等等,担心工作计划之类的,这些都是无形的压力,导致食欲也不会特别好。
  威海市立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左彩凤说:“我们生活中发生一些比较明显变化的时候,就会带给我们一些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心理医生提醒,千万别以为假期综合征只是“矫情”,相关数据表明,假期综合征的普遍程度,可能远超许多人的想象。据调查,长假过后,30%~50%以上的员工、学生都存在过焦虑、紧张等现象。
  威海市立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左彩凤介绍:主要表现就是情绪方面的烦躁焦虑,然后觉得自己好像制定不出来计划了,脑子反应也迟钝了,其实就是心思没回来。再加上行为上可能就是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
  应对假期综合征,可以设置一个缓冲期,循序渐进,通过逐渐加快生活工作节奏来让自己慢慢适应。
  威海市立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左彩凤表示:要初步地想一想年前的工作,哪些工作没做完,搁置了哪些阶段,年后一开始我们就要面临哪些工作,做一个初步简单的规划,这样心里有预期的时候,面对这些事情就不会那么慌。
  身体与心理相通,假期结束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要吃得过于油腻,要定时饮食,多吃水果和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等,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得到休息。
  威海市立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左彩凤说:“它的程度都比刚才说的那些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然后自我调节还调节不了,转移注意力也改善不了,已经开始导致了自己的痛苦,家人的痛苦,工作能力的降低,人际关系的冲突,这个时候就需要就诊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蔷蔷 于鲁美)

  签审: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