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深刻变革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经济大省之一,山东以绿色低碳为突破口,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困境与挑战。山东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大省,长期以来,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在全省工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山东省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度高达80%,煤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也居高不下,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种“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不仅制约了产业升级,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双重挑战,山东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绿色低碳发展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既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面对挑战,山东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通过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机组节能改造,山东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发展、绿色化转型。2024年,山东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86家、绿色工业园区1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家,新增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二和第四位,累计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历史性地超过了煤电,就此结束了“一煤独大”的能源格局。目前,山东的光伏、生物质、风电装机规模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五位。山东已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山东致力于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市场机制,为民营经济加扶持,为营商环境减束缚,为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绿色发展路径。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还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绿色发展正在重塑山东的经济版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正以绿色低碳发展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这场深刻变革不仅将改变山东的发展面貌,也将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有益借鉴。向绿而行,山东正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作者:高区农业发展局 张泊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