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新春走基层 | “老郭们”在非洲干基建

2025-02-11 编辑: 史秀英

        威海新闻网讯 1月23日一早,在非洲刚果(布)奎卢省黑角市比利村,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刚果(布)布谷马西钾盐矿项目组组长郭永新,围着营区和项目现场转了一圈,这才放心返回住处,拿起收拾好的行李,出发回威海过年。

        “现在大雨季,进场道路建设很艰难,大家要克服困难,确保尽早完工。”临出发前,郭永新又叮嘱了一番。

        47岁的郭永新,常年在非洲干工程、搞基建,今年是他在这里的第17个年头。提起父母妻儿,老郭心里常觉亏欠。可看着自己参与的项目给非洲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他内心更加坚定:“这条路要走下去。”

        2023年5月,老郭和团队进驻刚果(布)布谷马西钾盐矿项目,负责房建、道路和电力施工。

        刚到比利村时的窘境,老郭仍记忆犹新,自然条件恶劣、发展落后、施工环境艰难……但看到村民们眼神里的期待,老郭和团队决定,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

        从此,“老郭们”开始了无数个“从0开始”。

        他们连续几个月努力架起近400根电线杆,建设总长约27公里的10千伏、35千伏电力线路,让没通电的比利村,有了家家灯火、点点星光的景象。2024年3月,他们负责的房建项目比利村搬迁工程竣工,100多户村民从木桩茅草砌就的原始小屋搬进了现代实用的板房建筑。不仅住房变了,团队还在安置区给村民建了学校、市场等。

        “过去没有照明条件,当地人天黑了就睡觉,通电后,靠打工有收入的村民,开始买摩托车,置办家用电器。”老郭说。

        这些“从无到有”,来得异常艰难。例如,目前进度已完成85%的进场道路所在地全是沼泽地,雨季泥泞不堪,路基填筑困难,施工车辆经常陷进去且损坏严重。为保障进度,老郭和同事同时展开多个工作面,投入大量人力,多头并进。

        老郭说,虽然条件艰苦,施工困难,但暖心的事也不少。“非洲人乐观、热情,对我们非常友好。”老郭说,村民MADAME的丈夫在钾盐矿项目建设工地打工,MADAME常给大伙送当地美食SAKA SAKA。“SAKA SAKA由木薯叶、鱼肉等做成,知道我们喜欢吃,她隔段时间就会做好送来。”郭永新说,当地居民基本都会说“你好”“中国”等汉语词汇,常竖起大拇指向中国人表达热情。

        老郭给自己的抖音账号起名“非漂泥腿子”,他常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记录基建项目变化。除了工作,他还会晒晒儿子的奖状、书法作品。这些社媒作品,藏着老郭的两份牵挂——工作、家庭,刚果(布)和中国。

        钾盐矿项目2026年9月将投产,一期可年产氯化钾200万吨,带来2000个就业岗位,大伙都盼着项目早日投产。因为,这将改变很多当地人的生活。老郭负责的那条长13公里的进场道路,尤为关键。“尽早完工能方便物资进场,也能解决居民出行难题。”郭永新说,村民们对这条路很期待,2025年,他和团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条路早日修好。

        从非洲大陆到山东半岛,郭永新耗时整整2天才返回威海。“出国16年,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老郭说,蛇年春节,他要和家人好好享受团聚时光。春节过后不久,他将再次打包行囊,远赴非洲,为那里的发展贡献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