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同心同行,写实乡村振兴“民”字篇章

2025-02-12 编辑: 史秀英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关键举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需于民涵养“声声入耳系民心”的宗旨情怀。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衡量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尺”,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让政策落地见效。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真实想法。无论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短板,抑或是教育医疗资源的不足,都需要党员干部用心观察、耐心倾听。通过“问需于民”,党员干部能够找准群众的痛点和难点,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问计于民打开“事事问策汇民力”的聚民之路。群众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党员干部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无论是乡村产业的选择,还是村容村貌的整治,都可以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计于民”,党员干部能够集思广益,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问效于民走好“大小成果皆民享”的惠民之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工作的成效必须由群众来评判。党员干部要定期回访群众,了解政策落实后的实际效果。如果群众对某项政策不满意,就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既吃透政策精髓、又精准布局产业、合理调配资源,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真正惠及群众。

        乡村振兴为民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使命。我们要紧盯民生需求,巧用民众智慧,放大惠民成果,在“问需、问计、问效”中写实乡村振兴“民”字篇章,奋力铺就一条农业高质、农村和美、农民富裕之路。(作者:乳山市乳山口镇政府 辛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