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织密民生保障网 让民生答卷写满更多幸福感

2025-02-12 编辑: 史秀英

        民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能否解决好一件件关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的“急难愁困”的民生问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决定着民生的“高度”和民心的“温度”。

        要在举措上上“新”。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024年,山东持续健全就业优先落实机制,推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倍增作用,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山东以智能化提升医疗卫生工作质效,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此外,山东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牵引,近3年新增高校专业点1152个。点点滴滴、桩桩件件,既让群众期盼的问题得到了有力有效的解决,更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民生为大”的彰显。

        要在融合上补“短”。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山东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实施学前教育、县域高中、特殊教育提升行动,优质高中和学科基地实现县域全覆盖。2024年,山东在国务院推出的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医保信息系统功能,推出在职转退休医保待遇申领、生育津贴待遇申领等6项医保待遇的“即申即享”服务。山东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关心的、渴盼的事,作为努力奋斗的方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切实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向好。

        要在服务上乘“数”。2024年,山东积极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全省16个市、136个县(市、区)的医保服务窗口全部进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或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分厅管理,实现医保办事“只进一门”。山东还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山东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此外,山东从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个领域织密民生保障网,让服务的含金量不断化作人民群众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我们要自觉厚植为民情怀,切实把民生小事办好、急事办实、难事办妥,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作者:环翠区温泉镇冶口社区 张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