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山东工业经济: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2025-02-12 编辑: 李静

        山东,这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辽阔土地,其工业经济的发展脉络错综复杂,连接了历史和现代的各个时期。山东的工业经济从过去主要依赖资源和重型工业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主动转型,标志着山东工业经济正在书写其独特的前进之路。

        多年来,山东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在化工、机械、钢铁、建材等传统工业领域具有显著的地位。孕育了众多著名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山东的工业经济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回报。这些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产业犹如一棵深植于山东土地的大树,其枝叶向外延伸,为山东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天然的支撑。以山东的化工产业为例,它从基本的石油炼化到高级化工产品,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产品不仅供应给国内市场,甚至远销至海外,并在国际化工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山东工业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产业中的产能过剩、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等问题日益显现,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山东迅速启动新旧动能转型项目,大力培养新兴产业,并努力使传统产业走向高端、智能和环保的方向。

        在培育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山东正积极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进行布局。以青岛为例,近几年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功构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群体。与此同时,济南也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多个领域持续努力,成功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业人才,为山东的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方面,山东同样成绩显著。许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一些钢铁企业为例,他们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尽管如此,山东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协同发展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例如,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企业需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社会各界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山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者:临港区草庙子镇政府 解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