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所承载的亲情团聚、国泰民安、天人和谐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是几千年文化沉淀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也在这浓浓烟火气里,用自己的风俗习惯来庆祝新年。
办民俗活动,品美好生活。民俗是自然环境、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共同孕育的“花”。透过那些或热烈、或奔放、或欢快的表现形式,我们能看到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看到蓬勃涌动的生命活力,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渴望,看到对孝悌礼义等价值观念最朴实隽永的表达。今年春节期间,济南趵突泉举办迎春花灯会,热闹非凡的鼓子秧歌、西关高跷表演轮番上演;临沂非遗舞蹈“龙灯扛阁”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威海则举办了庆祝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大活报特色民俗表演活动。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传递着新年的信号,让齐鲁大地燃起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年味更浓了。
守节日传统,延文化内涵。春节的仪式感,从腊八就拉开了帷幕,腊八祭灶、小年扫尘、三十守岁……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也让山东不同的地市有着自己特色的春节年俗。在泰安,人们在春节可以去泰山祈福游玩。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承载千年文化底蕴与美好祈愿。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在泰山庙宇系上祈福带,为家人朋友祈求平安幸福,让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在曲阜,去孔庙、孔府、孔林漫步,在气势恢宏的古老建筑中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汲取儒家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在威海,前往成山头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敲响新年的第一声钟声……每逢春节,一家齐聚,共同参与到春节的年俗活动中,拉近了亲人之间的距离,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也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
做特色美食,唤家乡味道。热气腾腾的团圆饭,不仅是一桌美味,更是一份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在山东淄博博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穷也酥锅,富也酥锅,没有酥锅,年没过。”酥锅不仅是北方年夜饭桌上的重头戏,更有着“北方佛跳墙”的美誉。它不仅代表着团圆与富足,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新年的祈愿。饽饽是颇具胶东文化特色的面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大年,蒸饽饽。一推一揉,承载着胶东人对新春吉祥的渴望;一卷一蒸,祈望日子蒸蒸日上。当阖家团圆之时,餐桌上摆满了这些熟悉的传统佳肴,瞬间点燃了味蕾,也点燃了心中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新年的祝福。
春节构建起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聚合起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镌刻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力推动。让我们共同点燃传承的文化火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深沉的魅力与自信。(作者:高区田和街道宏泰社区 黄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