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完善社会保障是摆在眼前的重要任务。
完善医疗保障,为民生福祉壮大根系。医疗是维系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完备的医疗保障才能为民生福祉扎好根系、打好基础。比如山东省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实施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既有效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率,还减轻了参保人的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山东省还大力发展智慧医疗,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通过建立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让参保人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因此,增进民生福祉就要以完善医疗保障为抓手,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厚植教育基础,为民生福祉注入活力。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也是人民群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有效路径,保证教育才能为民生福祉带来活力和希望。但“陪读家长”这一现象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儿女教育难保障,促使家长跟着心中的顶级教育资源跑,不仅消耗精力和金钱,更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人民民生福祉的大计,只有保证教育保障才能为民生注入“活水源”“催化剂”提升民生活力。
拓展养老保障,为民生福祉打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老年人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构成部分,提高民生福祉解决养老难题是摆在面前的关键一环。政府秉持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极大地改善了老年民生,并积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养老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比如威海市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在社区内设立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多类服务,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提升居民民生福祉,并非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坚持从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养老保障三方并进、多措并举,增进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做到在新时代、新背景、新任务下于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做到让人民提精神、让民族增底气,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作者:荣成市委宣传部 张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