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亚冬会引燃“冰雪热情”,“冷经济”如何释放“热动力”

2025-02-20 编辑: 孙晓丽

        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行。据了解,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多名运动员参赛,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为冰雪经济添了一把火。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我国幅员辽阔,冰雪资源并非是东北地区的独家资源,从新疆阿勒泰到长白山天池,从冬奥之城张家口到山东“雪窝”威海,可谓是各有特色又各具风情。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早已照进现实。如何让大家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越“燃”越“旺”,让冰雪运动成为带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丰富活动项目,降低参与“门槛”。作为“冬奥遗产”的雪道“雪飞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等场馆面向公众开放,同时当地还组织广大冰雪运动员走进全国各地的冰场、学校推广冰雪运动,让全社会共享优质的冰雪运动资源。相较于大城市更为完善的资源配套,多数中小城市的优势并不突出,但仍可以整合资源、独辟蹊径。比如,依托“体教融合”促使冰雪运动引进校园,开展冰雪公开课、公益体验项目;广泛调动行业协会、俱乐部等,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在合适条件下、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开辟一些像北京什刹海那样的室外冰场,让“高大上”的运动项目“接地气”。

        做强配套产业,共享冰雪“红利”。冰雪运动火热也为相关的运动装备产业带来崭新机遇,要完善产业链条,加强自主创新,让更多价格亲民的“国民品牌”满足人们的冰雪运动热情,也让越来越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带动产业增收。还要科学谋划冰雪运动场地建设,以运动场馆为中心辐射周边运动培训、竞赛表演、场馆服务等新业态,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融通文旅赛道,推动场景“上新”。冰雪旅游市场进入扩容提质并重的新阶段,要推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加速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新思路、开辟新路径,推动场景不断“上新”,激活文旅市场强大内需。冰雪与山海的邂逅,赋予了威海这座沿海城市浓郁的浪漫气质与文艺气息,近年来,威海的冰雪风光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持续火爆出圈,来威旅客人次屡创新高。威海以冰雪“冷资源”催动文旅“热经济”,“冰雪、天鹅、温泉”三张冬游名片“含金量”显著提升,冬季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明显增长,“冬游威海”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冰雪盛会为冰雪运动发展、冰雪经济壮大,持续注入澎湃动能。在冰雪经济热力十足的当下,把握机遇,乘势做厚、做实冰雪产业,“冷资源”也能成为我们的“金山银山”。(作者:文登区委宣传部 钱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