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在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橘色龙门吊如钢铁巨人般矗立,船坞内焊花飞溅、机声轰鸣。去年,这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实现50多亿元产值,远超预期目标,纳税额分别位列威海市和经区第12名、第2名。而今,这座“海里长出来的工厂”正掀起新一轮智造革命。
2024年,对于金陵船舶(威海)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2025年,企业更是蓄势待发,准备再攀高峰。金陵船舶(威海)总工程师欧书博表示:“我们不断突破技术难关,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可以说,公司已经步入全面腾飞的崭新阶段。”
新年伊始,金陵船舶(威海)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企业将斥资4亿多元,新建一座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欧书博说:“这座工厂将延伸至海里,建成后从远处眺望,宛如一座从海里‘长’出来的工厂。”
在未来的“海上工厂”,从钢板入库、下料、小组加工到预舾装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流程管理。金陵船舶(威海)设备管理部副经理李建周介绍,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是以建设北方标杆工厂为目标,高标准策划的“3.0版工厂”,该工厂最大的特点是数智技术与产业创新。
“一块钢板从入库到分段成型,人工成本直降75%!”李建周介绍,智能工厂将通过5G+工业互联网,让设备“开口说话”,月产5000吨平直分段的产能将彻底打破生产瓶颈。“这不仅是‘机器换人’,更是用数据重构船舶制造基因,将成为国内船舶行业首座数字化绿色智能工厂。”李建周说,新工厂将于3月底奠基,计划12月底完成建设并投产。
“今年,我们又成功接下一个大订单——一座全电推的高端豪华游轮。”欧书博表示,这个大单,标志着企业实现从“混动船”到“纯电船”的跨越式突破。“没有轴系推进,完全靠电池驱动螺旋桨,停靠码头就能‘换电’续航。”欧书博言语中透着自豪:“船东要求航行时水下噪音不能惊扰海洋生物,这种‘海底静音模式’的技术攻关,我们用了整整15个月。”
技术突破的“功勋章”上写满创新基因: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2.1%,攻克绿色能源、电控系统等12大关键技术,将部分客舱噪音控制至35分贝的“游轮级标准”。
目前,金陵船舶(威海)手持订单已排至2028年,两艘豪华游轮级客滚船将于6月开工建造。“全球知名航运公司达飞集团把‘处女作’交给我们,看中的是公司交付记录全优的金字招牌。”欧书博说。
如今,金陵船舶(威海)这艘巨轮在推动高端绿色船舶产品迭代升级中正踏浪前行,威海制造满舵驶向深蓝。(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万玉/文 王彦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