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刘义岚)3月3日,市新闻办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卫生健康部门在强化监督执法、筑牢卫生健康消费安全防线方面的有关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正辉介绍,目前,全市1119家民营医疗机构全部通过“信用+量化分级”评级,其中A级单位达到69家,创出“信用+量化分级”卫生监督的威海品牌。全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推进会议连续两年在威海召开,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卫生健康委发文推广。
在探索综合监管新机制方面,市卫生健康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集中整治行动、医疗美容机构专项监督执法、游泳场所及自建设施供水卫生安全等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法行为,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此外,我市启动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和“线上医疗”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性告知检查事项”和“一次检查、全面体检”,进一步减少对管理相对人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
“环翠区聚焦医美领域的‘红黑榜’,根据评分结果动态调整督导检查的重心和频次。”环翠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区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岳善峰说。环翠区还通过“卫监小课堂”,曝光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树立行业典范,形成比学赶超、争分晋级的良性态势。通过逐年增加“信用+量化分级”管理应用场景,不断强化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多元化综合监管的体系效能,让群众看病就医安心放心。
“今年我市将在口腔、医美、中医、血液透析等4个专业领域开展‘信用+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至所有普通诊所、门诊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监督科科长贾裕浩介绍。
为帮助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各项要求,我市围绕依法执业、病历书写、消毒管理、传染病防治等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逐条梳理法规内容,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将医疗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浓缩在检查表中,进行量化赋值和总体评分。评价结果分为ABC三级,分别对应“示范单位”“规范单位”“合格单位”三个档次,让执法人员在监督一线能够直扑关键,做到严查细扣有标准,相关机构也能随时对照标准查缺补漏。(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