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威海吉呈轩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主理人冯书云忙着组织非遗研学课的学员开启手作螺钿饰品体验之旅。2小时前,她刚忙完一场铜版画研学课。“最近多的时候一周能办5场,锔瓷技艺体验、锻造铜版画体验、螺钿体验都很受欢迎,不少学校会组织学生过来。”冯书云说。
“螺钿是中国传统工艺,‘螺’指的是螺壳、海贝、夜光贝等,‘钿’讲的是镶嵌技法。”一开场,冯书云从基础理论说起,给大伙讲解螺钿这项非遗技艺的历史、用途。学员们了解制作技巧后开始上手体验,亲手打造“定制版”螺钿饰品。
省级非遗传统锔艺传承人耿海胜说,他们联合威海的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曲艺名家,持续在吉呈轩这方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非遗。画瓷、锔瓷、刻瓷、铜版画、版画拓印、剪纸、缠花、乳山钩织、掐丝珐琅……这处走进来就仿佛穿越旧时光的空间,成为威海非遗项目的一处“聚集地”,传统技艺在这里“活”了起来。
今年,耿海胜打算再开发几款新的非遗文创产品,并以“城市礼盒”的形式呈现出来。葫芦茶具、金工工艺品、胶东纸笸箩(纸斗)、威海特产无花果等都将是他发挥的载体,“希望通过一个个‘会说话’的物件、器皿,把威海本土特色带给更多人。”耿海胜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