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随后,“国家喊你减肥了”的话题刷屏网络。

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二科认真落实方案中强调的“发挥中医药在体重管理中的技术支持作用”,针对痰湿型、气虚型、肝郁型等不同体质人群,开发了个性化减重方案。通过中药汤剂健脾祛湿、穴位埋线、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加速代谢、调节内分泌等中西医结合手段,已帮助众多患者实现健康减重。
针灸
通过针刺调整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且针刺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轻饥饿感。
针刺取穴常以脾胃经及任脉穴位为主,针刺主穴包括中脘、大横、天枢、承满、梁门、滑肉门、气海、关元、太冲、合谷、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曲池;在腹、腰、臀、四肢等身体丰厚部位采取局部多针刺,均为双侧取穴、平补平泻手法,并配合提插、捻转、振颤等操作,针刺得气后每次留针半小时,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针灸减重的延伸和发展。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入可吸收蛋白线,来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常选腹部穴位天枢、腹结、大横、上脘、建里、中脘、气海等穴位,一般2周埋线一次,一般连续治疗四周为一疗程。

拔罐
根据肥胖的位置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想减哪里就减哪里”的效果。
中药
根据患者体质辨证用药。如脾虚湿盛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痰湿阻滞型给予温胆汤加减;脾胃虚寒给予理中汤加减;肝郁脾虚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早晚温服,4周为一疗程。
威海市中医院医生王英淑表示,中医减重方法很多,不同体质的人适合的减重方法不同。年轻人新陈代谢快,因不良饮食和运动过少的肥胖,针灸配合拔罐效果不错。压力大的上班族,多是肝郁气滞型肥胖,疏肝理气的中药配合艾灸温通经络、舒缓情绪,减肥、减压两不误。产后女性身体虚弱又想减重,给予埋线和艾灸,埋线持续刺激穴位助减重,艾灸能温养气血,促进产后恢复。
中医减重不是简单的减重,而是通过调理全身机能,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它强调因人而异、整体调理,在减重的同时改善体质,预防各种代谢性疾病。对于追求健康减重的现代人来说,中医减重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心动不如立即行动,赶快制定你的健康减重计划吧!(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签审:孙 锋
复审:颜燕军
编辑:岳 潇